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经方论治 > 正文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3-28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图1)

女,48岁,2010年10月29日初诊。

主诉:在5年前因胃痛就诊,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因胃痛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胃痛,胃脘满闷,按压不柔和,胃中浊气上逆,至咽不得出,气出则舒,面黄不荣,口腻不渴,舌淡、苔薄略腻,脉沉弱。

中医辨证:中虚痰饮痞证。

治疗原则:补中降逆,化痰下气。

 治疗方剂:旋覆代赭汤加味。

旋覆花10g,代赭石3g,红参6g,生姜15g,炙甘草10g,半夏12g,大枣12枚,桂枝10g,茯苓15g,竹茹24g,陈皮24g。6剂,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

二诊:胃痛减轻,胃脘满闷减轻,以前方加五灵脂10g,蒲黄10g。6剂。

三诊:胃痛消失,诸症均有所减轻,苔腻好转,又以一诊方药加减治疗30余剂,诸症悉除。

按语:旋覆代赭汤是仲景治疗“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名方。功用补中降逆,化痰下气。方中旋覆花降逆,化痰散结,以疗胃气肝气上逆;代赭石重镇降逆,下气和胃平肝;人参补中气,益肝气;半夏燥湿化痰,宣畅气机化饮;生姜温胃暖肝,调和中气化痰;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并调和诸药,是治疗中虚痰饮痞证的代表方,亦是治疗肝气上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旋覆代赭汤要注意以下几个辨证要点。

一是根据仲景论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说明此证已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患者胃气比较虚弱,这时我们选用代赭石的用量要偏小,一般在3g左右,如果用量偏大,不仅不能降逆气,反而更伤胃气。如一位乡村医生给自己的丈夫治病,她自己辨为旋覆代赭汤证,用了旋覆花12g,代赭石12g,结果患者吃了不仅没减轻症状,反而加重了病情,经王老师门诊治疗,同样用的旋覆代赭汤,将代赭石的用量减为3g,结果患者服了6剂,病情就减轻了75%。可见合理选用代赭石的用量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二是因病变证机是中虚痰饮,所以合理应用人参、甘草量的同时要注意生姜的用量要偏大,重用生姜健胃祛痰消痞。

 三是本方的煎煮方法要遵循仲景听述:去滓再煎,以健胃祛痰消痞。所以煎煮时间要注意稍微偏长一点。

四是妇女妊娠呕吐者,尽量避免应用此方,以免代赭石之重镇伤胎。本方临床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患者因情绪波动引起的肝胃不和之证疗效确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此方具有促进胃排空,促进胃动力,明显促进小肠推进,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流等作用。旋覆代赭汤可应用于治疗西医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呕吐、慢性肝炎、高血压、梅尼埃病、癔球症等。

此患者胃脘满闷,按压不柔和,胃中浊气上逆,至咽不得出符合张仲景论“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再根据脉沉弱,以此辨为中虚痰饮痞证。方以旋覆代赭汤益气和中,降逆化痰,加桂枝温阳化饮;茯苓益气健脾,渗利痰湿;竹茹降逆和胃;陈皮理气化痰。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再则,为了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①饮食既不可过量又不可饥饿;②既要慎食辛辣又要忌食寒凉。这对预防慢性胃炎及胃溃疡复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图2)


标签: 胃炎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
hy0088 2023-08-18 15:39:47
回复 1楼
杂方失笑丸,由枳壳100g,黄连100g,白术50g,人参50g,半夏曲100g,厚朴50g,干姜100g,炒麦芽100g,茯苓50g,甘草30g组成,碾末,水泛为丸,每次6-9g,日三服。功能健脾开胃,消除胀满,促进消化,增进食欲,适用于胃下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液潴留、胃神经官能症。对纳呆、胸闷厌食、饭后胃脘不适都可以给予,余临床投用更加入炒山楂50g、甘松30g,其治疗作用更大。
发表
hy0088 2023-08-20 23:43:05
回复 2楼
香砂温中汤李振华老师经验方, 党参12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木香6克、砂仁8克、厚朴10克、干姜10克、川芎10克、丁香5克、炙甘草3克,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主治: 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症见: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暧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 中医辨证属于 脾胃气虚、阳虚者。 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 加减: (1)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 (2)兼血瘀,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 (3)湿盛泄泻者,加薏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 (4)湿阻呕恶者,加苍朮10克、藿香15克。 (5)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6)阳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 (7)气虚甚者,加黄耆15~30克。注:本方为脾胃虚寒之胃病而设,药多香窜燥烈,易伤阴津,故若阴虚者属禁用之。该方由香砂六君汤加厚朴,丁香,川芎,干姜。
发表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