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名医医案 > 正文

朱良春治慢性肾炎《益气化瘀补肾汤》《补肾健脾泄浊汤》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3-07-06

朱良春治慢性肾炎《益气化瘀补肾汤》《补肾健脾泄浊汤》(图1)

《益气化瘀补肾汤》

【组成】生黄芪30g,淫羊藿20g,石韦15g,熟附子10g,川芎 10g,红花10g,全当归10g,续断10g,怀牛膝10g。

【功效】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

【主治】慢性肾炎日久,属肾虚络瘀,水湿潴留者。症见肾功损害,缠绵不愈者。

【用法】须用益母草 90~120g,煎汤代水煎药,日1剂,早晚2次分服。

【方解】慢性肾炎的病因较为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发病之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当标本两顾,补泻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故以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为法治之,拟制“益气化瘀补肾汤”。方中黄芪甘温,专司益气培本,促进血液循环,且能利水;淫羊藿辛甘性温,功补肾阳,祛风湿;附子辛热,补阳益火、温中焦、暖下元。在慢性肾炎全过程中,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而黄芪、淫羊藿、附子是关键药物,除舌质红绛、温热炽盛者外,均应选作主药,附子、淫羊藿除温肾外,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石韦甘苦性平,专功利水通淋,且能消除肾小球之病变,有抑制过亢卫气之功;川芎辛温,为活血理气之要药;红花辛温,活血破瘀生新,且有降压之功;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且有利尿之效;续断苦温、利水、消肿;益母草用大剂量时,有明显的活血利水作用,且能消除尿中之蛋白。诸药合用,辨证与辨病结合,共奏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之功。


【加减】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各型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连翘18g,漏芦18g,菝葜(bá qiā)18g,地鳖虫9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蝉蜕4.5g;

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穿山甲7.5g;

临床辨证为阳虚,加肉桂4g,鹿角霜10g,巴戟天10g;

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g,龟板15g,枸杞子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

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5g,怀山药20g,薏苡仁30g;

尿蛋白增高者,加金樱子12g,芡实15g,益智仁12g;

浮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1.5g(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

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g,广地龙 15g;血尿者,加琥珀3g(研末分早晚吞服),茅根30g;

尿少且短涩者,加蟋蟀18g,沉香4.5g(共研末入胶囊,每服6粒,1日3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

血胆固醇高者,加泽泻15g,生山楂20g;

尿中颗粒、透明管型多者,加熟地黄20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

非蛋白氮及肌酐明显升高者,加生大黄10~20g,丹皮12g,六月雪30g,扦扦活30g,并配合中药煎液灌肠;

浊阴上泛而出现呕吐、眩晕,病情危笃,服药困难者,改用生大黄10~30g,白花蛇舌草30g,六月雪30g,丹参18g,生牡蛎30g等,煎成20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并配以“醒脑静”治之。


【点评】人的体液排泄,主要依赖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液难以蒸化,停滞而为肿;肾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水湿停滞,形成水肿。水为阴邪,得阳始化。因此,古往今来医家治疗慢性肾炎均注重温振脾之阳,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然而,在用此常法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日久者,多奏效不著。朱氏总结 50余年治疗经验,提出“慢性肾炎,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因,风、寒、湿、热诸邪为发病诱因,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发病的病理基础”的学术见解,从而在治则上提出了“标本两顾,补泄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的十六字方针,拟制了“益气化瘀补肾汤”为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独辟蹊径,开拓了临床医家的思路。

“益气化瘀补肾汤”组方配伍十分严谨,既承袭了古代名家温补脾肾的传统用药,又独具匠心地运用益气,化瘀之品为伍。温阳、补肾、利水、益气、化瘀,相得益彰,古训新知,融一炉冶。


值得指出的是方中诸多温热之品,加入了苦寒之益母草为使,既可防热药太过,又增强了活血利水之功,可谓药物配伍组方中的“巧夺天工”。朱氏在50余年的临证中,总结出用益母草利水消肿必须大剂,非60~120g不可(儿童酌减),尤其对血瘀水阻或水、气同病之肿胀,堪称的对之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创见。


在慢性肾炎尿毒症阶段,本方的加减运用,朱氏指出:当肾虚为本,湿热水毒,浊瘀为标,绝不能只治其本,不治其标;在治肾的同时,必须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瘀之品,方能逆转。患者呕吐、眩晕、服药困难,使临床医家颇感棘手。怎样才能保证汤药进入人体发挥药效,朱氏提出了用汤药保留灌汤,以力图转机,这在各科疾病中医诊治领域中,皆可借鉴。



《补肾健脾泄浊汤》

【组成】生黄芪30g,淫羊藿15g,制附子6g,生白术20g,潞党参15g,全当归10g,川芎10g,丹参20g,石韦20g,扦扦活30g,六月雪30g,土茯苓45g,甘草6g。

【功效】补肾健脾,渗湿泄浊。

【主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期,属脾肾两虚,浊阴内遏者。症见面色㿠白少华,头晕目眩,神倦乏力,形瘦,纳谷欠香,腰酸腿软;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虚弦。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之气;附子、淫羊藿温肾助阳,直补先天;土茯苓淡渗利湿,直泄肾浊;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以祛瘀毒;石韦、六月雪、扦扦活活血利水;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渗湿泄浊之功。

【加减】如血压偏高者,去附片、加广地龙15g;湿热明显者加生黄柏20g,六月雪30g。

【点评】慢性肾炎由于病程长,变症多,很难有一种确切之中医病名以代表。朱氏认为《素向》之“肾风”似相切合,尿毒症阶段则与“肾厥”“关格”相一致,可从其有关文献中找到不少有益的资料。慢性肾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其发病的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的失调,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补泻并施,益气化瘀,通腑泄浊,庶可奏功。

慢性肾炎整个过程中,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因此,温补脾肾是重要的法则。而黄芪、淫羊藿、附子是关键性的药物,除舌质红绛、温热炽盛者外,均应选作主药。附子、淫羊藿不仅可以温肾,而且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黄芪益气培本,促进血循,兼能利水,均有助于肾功能之恢复。其他,则随证用药,因证制宜。石韦有消除肾小球性病变,抑制过亢之卫气之功。近代研究,认为其有抑制免疫反应之效。尿蛋白(++~++++)者可加重其用量至30~60g,配合仙鹤草、益母草,对消除尿蛋白有较佳之效。


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虚为本,但湿热、水毒、浊瘀为标,尤其在尿毒症阶段,更不能只治本,不治标。因此时血中尿素氮及肌酐的指标明显升高,这是限定尿毒症轻重、进退的重要标志,也为治疗之关键所在。在温肾、补肾的同时,必须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瘀之品,才能有利于危机之逆转。六月雪、扦扦活、土茯苓、生大黄均为必用之品(脾虚甚者、大黄则不用)。六月雪为土牛膝之异名,可补益肝肾,活血利水。扦扦活为接骨木之异名,可活血利水。如见浊阴上干,呕吐频繁,服药困难者,可用中药保留灌肠:熟附片10g,生大黄10~20g,生牡蛎 30g,生槐花 30g,白花蛇舌草 30g,丹参 30g。将上药煎成150ml,待温,以50~80滴/分速度直肠滴入,保留,每日1~2次。朱氏称它为“中药肠道透析法”,对呕吐、逆食、乏力、高血压及防止感染与出血,均有明显之作用,可降低血尿素氮、肌酐,使之从肠道排出,还可降低血钾,减轻肾周围水肿,改善肾血流量,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如果尿毒症严重,出现昏迷、抽搐时,还可静脉推注“醒脑静”(安宫牛黄丸制剂),每次 2~4 支,加 50% 葡萄糖40ml,缓缓注入,每6小时1次,一般次日即神清搐止,呕吐渐缓,即改为每日1~2次,继用3日,并予温肾解毒,降逆泄浊,化瘀利水之品内服,可以度过危险期。用冬虫夏草研粉,每服1g,1日2次,有巩固疗效之功,或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亦可。

【验案】

周某某,男,61岁。1987年6月2 日就诊。主诉眩晕乏力已年余,近7月来,纳呆,恶心,经常呕吐。近1年多来,头眩乏力,未加重视,1988年11月底,神疲加重,经常眩晕恶心,甚则呕吐,乃去医院诊治,经全面检查:贫血貌,血红蛋白 94g/L,无明显水肿,桶状胸,叩诊呈清音。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少量。生化检查:尿素氮:18.61mmol/L,肌酐:425.8umol/L,尿酸 0.344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5.8mmol/L,原电泳:20万~40万,区带:中分子为主,肌酐:16umol/L,补体C₃:0.68g/L,补体C₄:0.15mg/L。肾图提示:双肾功能轻度受限。B超示:双侧肾脏略有缩小,伴有小囊肿。诊断为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期。经用色醛化淀粉、硝苯吡啶、潘生丁、丹参片、维生素E等治疗,进展不大,肾功未能恢复,症情如旧,要求中药治疗。检查:面色㿠白少华,头晕目眩,神倦乏力,形瘦,纳谷欠香,腰酸腿软。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虚弦。诊断: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期,属脾肾两虚,浊阴内遏者。治疗:补肾健脾,渗湿泄浊。予补肾健脾泄浊汤。1989年6月17 日二诊:药后复查肾功:尿素氮由18.5mmol/L降为15mmol/L,肌酐由 423mmol/L降为299mmol/L,自觉精神较振,眠食尚安;苔薄,脉细弦。药既合拍,可继进之。上方加萆薢(bì xiè)15g、地龙15g,10剂。1989年6月29日三诊:症情稳定,纳谷显增,仪寐安适,精神振爽,拟回太仓原籍休养。原方续服20剂后,以六味地黄丸长期服用巩固之。1990年 1月 15 日来信告知,肾功正常,精神复原,面色红润,已在家乡企业做咨询工作。





标签: 朱良春 肾炎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