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经方论治 > 正文

经方治萎缩性胃炎医案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3-06-29

经方治萎缩性胃炎医案(图1)

【娄绍昆】栀子豉汤合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治中度萎缩性胃炎医案

林男,40岁。1999年3月9日初诊。

胃脘痞满10年,食后为甚,因而畏食;大便时溏时秘,有后重感。经多次纤维胃镜及组织学检查,西医确诊为胃窦部中度萎缩性胃炎、胃体黏膜腺体萎缩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刻诊:

体型丰硕,面色黄暗,胃脘痞胀而嘈杂,半夜尤剧;胸窒心慌,烦躁不得入睡;晨起口苦咽燥,痰多黏稠而淡黄色。平时常恶心,咽喉有异物感,小便短赤。舌暗淡红,苔厚黄腻。

腹诊:

胸、胃上脘部满胀,按之胸窒更甚,上脘部柔软、无压痛,两胁肋下按之不适,右胁下部叩之钝痛。

此为少阳气机失司,湿浊痰热滞留阳明。法当清热除烦,开结化痰,顺气降逆。本栀子豉汤、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方意用之。

栀子、豆豉、黄芩、半夏、苏梗、茯苓各10g,柴胡、厚朴各6g,生姜3片

5剂。

药后平平。又服5剂,药效渐著。食后作胀大减,大便顺畅,舌苔见化,嘈杂不适等症趋缓。效议再进,上方去芩,再服7剂。

诸症渐退,黄腻苔化薄,但咽喉梅核气征象尚存,时有胸闷。原方按比例少其剂量,另加旋覆花(包)、全瓜蒌、郁金各6g,再为廓清,继进7剂。

药后病体转入坦途。后以柴芍六君子汤化裁调治,并嘱其自我按压至阳、足三里、内关等穴,以期巩固。坚持治疗2个月后,一切安好。1999年7月20日进行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萎缩性胃炎已达到治愈标准,仅现浅表性胃炎之象。追访2年,除酒食后偶有不适外,一切平善。

临证心悟

萎缩性胃炎常见嘈杂症。“嘈杂”原是众声喧闹不宁之意,临床上形容胃中像酒曲发酵,懊憹虚烦,有似饥非饥、似痛非痛、难以名状之感,正符合栀子豉汤主治的范围,如“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烦热胸中窒者”等,此案胃脘痞满,嘈杂懊,胸窒心慌,烦躁难眠,小便短赤,故以栀子豉汤主之。同时还兼有咽中有异物感、痰多黏稠等痰气凝结之半夏厚朴汤证和口苦咽燥、胸胁苦满等少阳气机失司之小柴胡汤证,故三方相合而取效。


邓铁涛【治萎缩性胃炎方】治疗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

太子参30克,云茯苓、淮山药、石斛、小环钗各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邓铁涛治疗萎缩性胃炎医案:

吴某,女,47岁,初诊:1978-3-9,患胃病三十余年,近3个月加剧,纳呆消瘦,间歇性呕吐。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刻诊:患者面色黄滞少华,唇黯舌黯嫩,有齿印,舌边瘀点瘀斑,舌剥近于光苔,只于舌根部尚有疏落之腐苔,脉左弦细,右虚寸弱尺更弱,低热大便7日未行,背部夹脊穴右多处压痛点。治法:治宜补气健脾和胃,养阴救津,佐以活血通络。

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9克,小环钗9克,麦芽 18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 七剂

参须9克,每周炖服一次

三诊四诊,上方加百合24克。

服用一个多月至4月18日胃镜复查,已非萎缩性胃炎。



国医大师张镜人萎胃安汤

太子参9g,炒白术9g,丹参9g,柴胡6g,赤芍、白芍各9g,炙甘草3g,炒黄芩9g、徐长卿15g,白花蛇舌草30。


家赵棻,治疗无症状萎缩性胃炎

党参15克,黄芪15克,山药15克,麦芽、稻芽各30克,鸡内金12克,青皮、陈皮各6克,菟丝子15克(布包),枸杞子12克,甘草6克。

女孩回去用了一阵子,再去做胃镜,发现息肉小了,病变呈慢性浅表性胃炎状态。也就是说,萎缩性胃炎得到了逆转!

如有异常化生或增生,加乌梅9克,桃仁9克,红花4克,赤芍9克。


胃脘寒热错杂,令患者中焦气机郁滞,半夏泻心汤加减

国医泰斗刘志明:

半夏9克,黄芩9克,甘草6克,生姜3片、黄连6克,吴茱萸6克,太子参15克,白芍12克,藿香梗12克,扁豆12克,砂仁6克,陈皮6克。

寒象:脾胃有寒 ?症状遇寒加重以及喜欢热食

热象:口干、口苦,就诊时舌红苔黄。

半夏泻心汤,就是用于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开结除痞的。这方子对寒热互结错杂所致的胃痞胃胀有直接疗效。


朱良春胃安散

治疗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的“胃安散”(生黄芪90g、莪术50g,党参45g,怀山药、蒲公英、枸杞子各90g,鸡内金、炮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g,玉蝴蝶、凤凰衣各45g,炙甘草30g,研极细末,每次4g,每日3次,餐前服)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或痛如针刺,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大便溏软,便次增多,舌淡胖质衬紫或夹有瘀斑,脉沉细或细而无力。

加减:

偏阴虚者加北沙参、麦冬各60克,生白芍90克;偏阳虚者加高良姜、炒白术各60克、荜拨30克,随证制宜,临床使用屡屡获效,胃痛多趋缓解、消失,食欲显著增加,病理变化随之改善或恢复正常。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辨治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

徐某,男,62岁,张家港人。2011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胃脘不适2年,加重半年。

患者2年前始出现胃脘不适,饥饿时尤甚,以胀为主,无嗳气、反酸和胃中烦热,纳可,大便干结,小便余沥,舌苔腻,中剥,脉细弦。胃镜示: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有前列腺炎病史。

中医诊断:胃痛(气阴不足,脾胃失濡);

西医诊断: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

治法:益气养阴,护膜止痛。

初诊处理:

①太子参15g,怀山药30g,刺猬皮12g,玉蝴蝶8g,徐长卿15g,决明子15g,蒲公英30g,甘松10g,甘草6g。14剂。

②胃力康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

二诊:患者服药后尚平稳,偶有胃部不适,二便正常,舌质偏红,苔中剥,脉小弦。复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病理示胃窦慢性、中度糜烂性炎症,轻度炎性活动性,肠化(+),淋巴小结增生。前法继进。

处理:①上方加莪术10g,白花蛇舌草30g,猫爪草20g。14剂。②胃力康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

三诊:患者胃部症状消失,仍有小便余沥不尽,舌质偏红,苔中剥,脉小弦。

处理:①上方加刘寄奴20g。20剂。②龙血蝎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随访良好。


国家级名医周乐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42例,用中药小建中汤合补中益气各半汤加减治疗

基本药方:

桂枝10 白芍20生甘草10 党参30 黄芪30 当归20 生白术30 焦三仙各20 瓦愣子30*

白芨三七散,其中每日白芨 10g,三七5g,分两次,空腹冲服,疗程4周。三七止血不破瘀,活血不留瘀。可抑制炎性渗出,改善胃黏膜循环,促进组织和创面的修复同。现代药理研究三七能够明显治疗大鼠胃黏膜的萎缩性病变,并能逆转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两药联用治疗糜烂性胃炎痊愈率高,疗效明显,疗程短。

白芨对黏膜糜烂或溃疡的修复作用极强,但因长期用白芨可致肝脏脂肪样变和糖原减少,另外,大剂量白及可致肝脏轻度间质性肝炎、肾盂肾炎,部分肾小管腔内有管型,故不提倡长期服用。

七白粉:三七、白术、白芨、山药四药磨粉冲服,是治疗糜烂型胃炎经验方,早饭前服用。


半夏泻心汤加减(供参考):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

组成:

半夏12g、黄芩6g、干姜5g、太子参12g、黄连3g、广木香10g、厚朴6g、砂仁3g、蒲公英12g、甘草6g。

随症加减:

气虚者加黄芪、白术;

阴虚者加生地黄、石斛、去半夏、干姜;

虚寒者加良姜、肉桂、去黄芩、黄连;

气滞者加枳实、延胡索、川楝子;

便秘者加大黄、麻子仁;

热重者加石膏、知母;

血瘀者加丹参、王不留行;

溃疡或出血、泛酸者加日及、海螵蛸、赤石脂。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日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日,最短2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坚持每月服药3剂,连服3个月。

功效主治:和胃降逆,开结散痞。

临床运用:

246例患者浅表性胃炎136例,糜烂性胃炎68例,萎缩性胃炎4例,肥厚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炎28例,残胃炎6例,并发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11例。

经治疗统计,痊愈106例,显效76例,好转5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4.71%。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
hy0088 2023-08-20 23:43:27
回复 1楼
香砂温中汤李振华老师经验方,
党参12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木香6克、砂仁8克、厚朴10克、干姜10克、川芎10克、丁香5克、炙甘草3克,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主治:

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症见: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暧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

中医辨证属于 脾胃气虚、阳虚者。



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



加减:

(1)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



(2)兼血瘀,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



(3)湿盛泄泻者,加薏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



(4)湿阻呕恶者,加苍朮10克、藿香15克。



(5)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6)阳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
(7)气虚甚者,加黄耆15~30克。注:本方为脾胃虚寒之胃病而设,药多香窜燥烈,易伤阴津,故若阴虚者属禁用之。该方由香砂六君汤加厚朴,丁香,川芎,干姜。
发表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