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偏方秘方 > 民间秘方 > 正文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49】癌症肿瘤篇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3-08-09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49】癌症肿瘤篇(图1)

上腭癌

[病案]李某,女,42岁, 1970年10月17日初诊。4月份曾于右侧上腭处发现一肿块如绿豆大,略感疼痛,后渐消退。9月又出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并有溃疡,吞咽时有疼痛感。于10月5日在某医院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软腭囊性腺样癌。因患者不愿手术及化疗而求中医诊治。诊视右侧咽上腭有一2×1.5厘米大小的肿块,表面溃破,凹凸不平,略有少量白色分泌物。苔薄,脉细弦。

[治则]清热解毒,化痰软坚。

[方药]南沙参12克,蚤休15克,半枝莲30克,紫草根30克,蛇舌草30克,桔梗6克,甘草3克。另服:东风片,每次1片,1日3次。经治十二天,上腭部溃疡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又加服消瘤丸,每次15粒,1日2次,溃疡面逐渐缩至黄豆大小,吞咽时上腭已无疼痛,唯咽部红赤,自觉有异物梗阻感,有痰,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弦。热毒尚盛,夹有痰浊,改用清化痰热: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天花粉12克,桔梗5克,山豆根15克,玄参12克,法半夏6克,瓜蒌皮12克,炒竹茹5克,甘草3克。并继续服用东风片和消瘤丸。经四个月的治疗,上腭部溃疡面缩小至米粒大,但周围色白,时有跳痛感,苔薄黄,脉细弦。痰热郁结,改用:南沙参12克,玄参12克,夏枯草15克,蚤休15克,蛤壳15克,山慈姑9克,川贝6克,天花粉12克。于1971年9月上腭部肿块消失,溃疡完全愈合,一般情况较好。至1972年4月5日又在某医院进行第二次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软腭囊性腺样癌。再以原法佐扶正固本药物调治。于1973年改用丸剂和膏剂,同时继续服用东风片和消瘤丸(药味组成见附方)以巩固之。丸剂:南沙参90克,天麦冬90克,半枝莲240克,蚤休240克,半边莲240克,山豆根60克,玄参120克,全瓜萎120克,甘草20克。上药共研细末,以蒲公英240克,夏枯草240克煎水泛丸。每服6克,每日2次。膏剂:党参20克,灭麦冬20克,半枝莲500克,蚤休500克,白芍120克,山豆根120克,玄参120克,全瓜蒌240克,当归120克,炙黄芪300克,制黄精240克,制首乌240克,枸杞子500克,桑椹子240克,玉竹240克,补骨脂240克,甘草60克。上药浓煎3次,去渣浓缩,加白糖1000克收膏,每次服1匙,1日3次。以后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症加减施治。十余年来坚持服用中药,目前情况良好,能参加正常工作,上腭部病变处无特殊不适,未见转移征象。(见《江苏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附方:1.东风片:制马钱子、甘草。2.消瘤丸:红娘、青娘、斑蝥、九香虫、天龙、地龙、炮山甲、地鳖虫、蜈蚣、姜蚕、党参、丹参、制鳖甲、水蛭、蜂房、鼠妇虫、全蝎、白花蛇,上药共研钿末,另用煅牡蛎、海藻、昆布煎汁代水泛丸,如梧子大。

[评祈]癌肿一症多因热毒蕴结而成,故初应清热解毒散结,日久则热耗阴液或热结成痰,此时应育阴化痰,应法治疗,终久稳定。(马荫笃)

右颧面部鳞状上皮细胞癌

[病案]李某,女,87岁。1978年11月7日初诊。三个月前右颧面部发现黄豆大结节赘生物,色红,高出表皮,无痛痒感觉。两周后破溃,并向四周浸润,有脓血,边缘隆起,呈外翻,质硬。经上海肿瘤医院病理切片:“右颧面部辚状上皮细胞癌I级”。因对放射治疗有顾虑,来中医诊治。精神萎靡,面部菜花状增殖性肿块,约3×3×4厘米,坚硬固定,压痛不明显,疮色灰褐,有渗液物渗出,奇臭,右颌下淋巴结肿大如黄豆样大小,纳差,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白根黄腻,脉细数。

[治则]活血化瘀,利湿解毒,佐以散风。

[方药]丹参9克,赤芍9克,桃仁9克,当归9克,干蟾皮9克,泽泻9克,僵蚕9克,川芎4.5克,蒲公英30克,茯苓皮12克,甘草4.5克,三七粉1.5克(吞)。外用:金黄膏,桃花散。上方共服20剂后,菜花样肿块自行脱落2/3,但口干,舌苔薄黄。原方去三七粉,加元参30克,生地12克,石斛12克,焦米仁30克。上方出入共服药二月余,肿块基本消除,渗液已净,基底部淡红,为结痂和疤痕组成,颌下淋巴结消退,固守原法,以善其后。外用桃化散。1979年1月疮口愈合良好,病理舌检报告:右颧部交皮无显著病变,其表皮层有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有透明性。(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7期)

[评析]本病类似祖国医学文献中“翻花疮”、“翻花瘤”。方用丹参、当归、赤芍、蒲公英、干蟾皮、银花、茯苓皮、僵蚕等为主药。后因病势较重,出现伤阴之症,加用大剂量生地、元参、石斛、天花粉等养阴之品,使祛邪不伤正,利湿不伤阴,结合外用金黄膏解毒消炎,桃花散祛腐收涩,而愈。随访年余,患者安然。(黄宣能)

颅骨黄色瘤

[病案]朱某,女,5岁。1975年6月2日初诊。患儿于1974年上半年起左侧后头部疼痛,并发现患处有一花生米大肿块。十个月后肿块逐渐增大,约3×4厘米,按之较软,并在前额及头顶部,相继发现数个小肿块,按之颅骨面有缺损感。先后经数十个医院检查,均诊断为“颅骨黄色瘤”,1975年5月17日,某医院x线摄片示:左枕部颅骨有一7×2.2厘米地图状缺损区,右侧顶部也有一2.5×0.9厘米透光区,缺损骨边缘光整,无游离小骨片,前额部也可见一密度减低区,蝶鞍骨质正常,未见扩大,指压纹稍增多。与前五个月x线片对比示病情在发展。在此期间除服维生素类药物外,未经任何特殊治疗。患儿平日易感冒,发热,不思饮食,夜间盗汗,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指甲缝呈分离脱落样。苔白润而胖,脉细弱。

[治则]扶正祛邪,益气养营,培补肝肾。

[方药]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大当归10克,炒白芍10克,鹿角霜10克,补骨脂10克,骨碎补10克,桑寄生15克,制女贞15克,淮小麦30克。经调治半年,正气渐复,精神亦振,胃纳已香,盗汗亦止,肿块缩小。同年12月31日复诊,近日来患处肿块又复增大,按之疼痛,脉弦滑,苔薄白,正气渐升,邪气未清,郁久化热,以致肿痛。治拟和营活血、清热解毒,佐以软坚化痰。大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川芎6克,黄菊花6克,嫩钩藤15克,土茯苓30克,蜀羊泉10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夏枯草10克,以上方为主,加补骨脂、骨碎补补肾生骨。连续服药近一年,头部肿块全部消失,手摸枕骨缺损区明显缩小,其他缺损区已复平整。于1979年2月19日随访,小儿发育良好,经摄片对比,证实颅顶部,前额部病灶消失,枕骨外缘骨质破坏较1975年5月17日摄片有明显缩小。(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第5期)

[评析]“黄色瘤”是网状内皮系统中较少见的疾病,可属中医的“瘿瘤”范畴。宋《圣济总录》说:“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幼儿形体未充,正气不足,邪毒乘虚内袭,气滞、血凝,痰瘀结聚,络脉阻隔,遂瘤生骨损,故初诊以扶正祛邪为主,使正气渐复,因邪毒留恋,郁而化热,以致肿胀疼痛,继用和营活血,清热解毒,左以软坚化痰攻邪之法而收功。(黄宣能)

右中颅凹皮样囊肿

[病案]谭某,男,34岁。患右中颅凹皮样囊肿,由于部位关系未能全摘,术后仍颅内压高,终日呃逆,一般治疗无效。

[治则]解痉缓急,调气止逆。

[方药]生半夏15克,生姜片9克,广天仙子15克,鬼针草30克,白芍30克,生香附15克,石打穿30克,生山楂15克,炒党参15克。2剂后呃逆减轻,4剂即停止。(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年第1期)

[评析]常由于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溢血,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当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出现呃逆。如慢性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影响延髓时或有延髓肿瘤,也常出现呃逆,本方以生半夏为止逆之主药,配广天仙子一药,经近代分析所知,该药中含有东莨菪碱;白芍、甘草缓急止逆,对膈肌痉挛有效,鬼针草,民间常用来治疗呃逆和阑尾炎,生香附开郁化气,畅达气机,党参为久逆气虚所投。(黄宣能)



食道癌

[病案]李某,女,54岁。1964年6月13日就诊。患者于1964年2月起,吞咽时喉部疼痛,嗳气,一个多月后,吃粥时亦感疼痛。同年6月某压院食道钡剂x线摄片等检查,诊断为食道上段癌,左锁骨上淋巴转移。因不宜手术及放射治疗,遂请中医诊治。治疗过程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共六周。吞咽困难已三个月,气上逆,胸膺疼痛牵及肩背。苔薄腻,脉弦细。

[治则]理气降逆,涤痰祛瘀,佐以软坚。

[方药]生半夏4.5克(先煎),陈胆星4.5克,旋复花9克,丹参9克,桃仁9克,蜣螂9克,急性子9克,代赭石15克(先煎),川贝6克,神农二丸20粒(2次吞)。第二阶段:共二十一周。吞咽已利,左颈部肿块疼痛引及腋部,左手发麻,目糊足肿。舌红少苔,脉细小。

[治则]滋阴健脾,软坚和络。

[方药]生牡蛎30克(先煎),夏枯草12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生地12克,赤芍9克,玄参9克,白术9克,黄芩4.5克,没药3克,丝瓜络4.5克,神农二丸20粒(分2次吞)。加减:兹阴清热加地骨皮、天花粉、石斛;大便秘结加枳实、瓜蒌仁;痰粘湿阻加竹沥、半夏、生苡仁,和营通络加丹参、白芍、没药、白毛藤、忍冬藤、络石藤、当归、留行子、稀莶草。上方共服157剂,食道钡餐X线摄片:无食道癌症见,食道镜检查:未见明显新生物组织,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已消失。(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9期)

[评析]本病在中医学中属“噎膈”范畴。噎膈之成因,大都认为由气滞、血瘀、火炎、痰凝等致。在治疗方面采用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分为二个治疗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系气结痰聚,血瘀交阻,故用理气降逆,涤痰祛瘀之法,气瘀已消,痰毒未解,阴液耗伤,此时用滋阴健脾软坚和络之法,进行第二阶段治疗,终于取得显著疗效。(黄宣能)

先天性肺囊肿

[病案]张某,男,24岁。患者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低热已一年余。化验:白细胞8.6×109/L(8600/立方毫米),中性56%,淋巴45%,血沉4毫米/小时。胸透:左中部肺结核。痰培养5次(-)。经用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结核药一年均乏效。复查胸片示:①肺结核球?⑤先天性肺囊肿。建议手术治疗,病人拒绝,故来要求中医治疗。刻见咳嗽痰中带血丝,左胸隐痛,体温37.8℃,五心烦热,形体消瘦,易怒,口唇黯红,纳谷不思,舌红苔白,脉细缓无力。

[治则]益气健脾养阴。

[方药]百合20克,沙参15克,五味子15克,天冬15克,玄参15克,知母15克,白芨12克,淮山药15克,陈皮10克,炒麦芽15克,甘草6克。12剂药后,咳嗽好转,精神转佳,纳谷渐馨,但仍胸痛咳血,脉舌如前。仍原方出入:百合2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白芨12克,天冬15克,当归16克,桑叶10克,桑皮10克,旋复花9克(包),代赭石20克(先煎),橘叶12克,淮山药15克,云茯芩15克,炙甘草6克,又连服12剂后,胸痛减轻,咳血消失。复查胸片示:两侧肺纹增重,左侧第3、4肋间阴影较前大部吸收。原方去甘草,加鱼腥草20克,生苡仁20克。9剂后,诸症消失,复查胸片(-),已痊愈,恢复工作。四年后随访,一切如常。(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年第8期)

[评析]先天性肺囊肿,临床少见,且易与肺结核球混淆而误诊,本病用百合固金汤加减以养阴清热,润肺化痰,健脾,止血止咳而获效。(黄宣能)

肺癌

[病案]杨某,男,69岁。1966年12月21日就诊。1966年10月起始咳嗽,发热39℃,曾对症治疗一个月,不见好转,反逐渐加重,高烧不退,胸闷气短,咳痰带血,食欲不振。经某医院急诊检查,发现病人羸瘦,左侧胸腔积液,怀疑结核或晚期肿瘤。先以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二十天,体温仍在38~39℃之间,症状未见改善,胸水增多。于12月14日进行胸腔穿刺,抽出胸水600毫升,呈浅红色,病理科检查找出癌细胞,经会诊确定为肺癌。现高烧烦热,咳嗽白痰,偶尔带血,胸痛气短,咽干口燥,不思饮食,二便不能控制,舌红,质暗,脉沉弦数。

[治则]益气养阴清肺。

[方药]南沙参30克,石斛30克,玉竹15克,元参15克,竹茹9克,瓜蒌9克,桃仁9克,杏仁9克,佩兰9克,苦桔梗9克,银柴胡9克。每日1剂,煎汤频服。连服7日,体温渐退,食欲渐增。原方又加地骨皮30克。服用30剂,病人烧退咳减,胸闷气短随之改善,饮食倍增,二便如常,并能起床活动。复查胸水未长,体温不高。间断服用本方加减,共约服药五十余剂,病人无明显不适,停药观察。1969年与1970年二次复查,均未见复发。1974年6月28日追访病人并请某医院会诊检查,一切正常。自发病至今已八年,病人健在。(见《新医药学杂志》1974年第11期)

[评析]中医补法最早的理论依据是《内经》记载的“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提出了人体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虚损当补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阴阳彼此对立统一,互相依存,互相消长,维持脏腑功能平衡。所以古人有善治者调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方法。本例不用抗癌药,纯用中药益气养阴清肺之品,前后观察八年还健在,达到临床治愈。可见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益气扶正,是非常重要的。(马荫笃)

胆总管囊肿

[病案]郭某,男,31岁。1981年4月28日就诊。患者于1981年2月28日起上腹部疼痛,并逐渐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黄水,呕吐后疼痛减轻,但不能进食,大便十四天未解,巩膜无黄染,无腹泻。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胆总管处有一液性暗区,前后径36毫米,左右径35毫米,上下径40毫米,胆囊大小约50×30毫米,静脉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呈囊状扩张约4×11厘米。诊断:胆总管囊肿。鉴于全身情况差,不敢动手术,故求中医治疗。面苍白,形瘦,精神甚差,口干,舌苔厚腻,质紫黯,脉弦带细。

[治则]通腑降逆,疏肝利胆。

[方药]生川军9克(后入),玄明粉9克(冲),枳壳9克,苏梗9克,竹茹9克,川朴6克,青皮6克,陈皮6克,延胡索15克,山楂15克,半夏15克,白豆蔻3克,生姜3克,金钱草30克,黄连4.5克。服药17剂,呕吐已止,上腹痛大减,稍能食,每餐约2两粥。脉弦小细,苔化,舌质紫黯,予生川军9克,玄明粉9克,枳壳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川朴4.5克,延胡索15克,水红花子15克,石见穿20克,丹参12克。药后于7月8日B型超声波复查:胆总管处液性暗区,前后径24毫米,左右径30毫米,静脉胆道造影:脂餐后总胆管未见扩张显影。再予养阴祛瘀之品调理善后。现已参加正常工作。(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期)

[评析]本案为肝胆气郁,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六腑以通为用,法当疏利肝胆,通腑降逆为治;气郁则血亦滞,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使其肝胆疏泄,腑气通利,血以流畅而诸症得瘥。(黄宣能)

肝癌(一)

[病案]陈某,男,53岁。1962年9月18日就诊。上腹胀痛已有二个月,食欲减,且摸到肿块(肝肋下9厘米,表面隆起,压痛),腹水征,诊断为肝癌。用噻嗜哌治疗,肿块增大至14厘米,且化疗反应较剧,食少消瘦,乃停用化疗,来中医治疗。症见肌肤枯槁,脘腹胀痛,下肢浮肿,症块隆起,坚硬不移,按之痛剧,苔薄白、质黯,脉濡细。

[治则]益气化瘀散结。

[方药]太子参9克,黄芪9克,丹参9克,郁金9克,凌霄花9克,八月扎9克,制香附9克,桃仁9克,炙鳖甲12克,全虫液剂4毫升。服4剂后,精神较振,诸症略减,纳增。原方去太子参,加朝鲜白参1.8克(另煎)。服24剂后,症块缩小,纳大增,能起床散步。以上方随症加减治疗年余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癓块缩小至7厘米,面色红润,精神振作,体重增加30多斤,能操持较重家务劳动。于1963年10月18日起恢复工作,情况一直良好。(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9期)

[评析]本患者系血瘀积聚中焦,病久正气受损,气机失畅,水湿不化,聛运失健,为气虚脾弱。癓块又为血瘀气滞,凝聚而成,故正虚邪实之症,治疗当以扶正散瘀,攻补兼施,获显效。(黄宣能)

肝癌(二)

[病案]冯某,女,55岁。据述有肝肿大史,曾怀疑慢性肝炎及胆囊炎。因反复发热,肝区作痛来就诊。检查,肝肋下8厘米,剑突下11厘米,质硬表面不光滑,左锁骨上淋巴结扪及。1978年7月同位素扫描:肝大,肝左右叶间占位病变。超声波、甲胎蛋白火箭电泳(>1000毫微克),硷性磷酸酶(>51单位)等检查都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转氨酶76单位,苔白腻,脉细弦。所以先予清利湿热、疏肝理气为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参入小蓟草,胡黄连、黄芩等治疗一个月后,转氨酶恢复正常。

[治则]行气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方药]丹参12克,鳖甲15克(先煎),生牡蛎12克(先煎),香附9克,川楝子9克,赤芍9克,白芍9克,鸡内金9克,木香6克,白花蛇舌草30~60克,紫花地丁30~60克,金钱草30克,蜂蜜30克(冲服)。若发热加银花、连翘,便结加制大黄,胁痛加徐长卿,便血加茅根,散结加三棱、莪术,神疲乏力加太子参、沙参。上方连服三月余,症状改善,病情稳定。1979年1月,甲胎蛋白火箭电泳,定量≤31毫微克/毫升。1978年至1981年三年间基本上以上方加减,间或伍以一贯煎等方剂。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偶有发热,肝区隐痛,癓块依然。1981年6月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胆囊癌,肝癌。已存活三年余,现仍用中药治疗,观察中。(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7期)

[评析]肝癌属中医的“癓瘕”范畴,是难治之疾。患者一则由于慢性肝炎、胆囊炎之宿疾,一则由于数年前丧偶,长期抑郁所致的气滞血瘀而成症瘕。故随后辨证时抓住两点:一为巨大癓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为气滞血瘀成积;二为反复发热,乃热毒内蕴之象;治疗用行气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法。药用剂量较大,疗效较好。(黄宣能)

肝癌(三)

[病案]费某,男,50岁。1975年春因持续高热,右侧腰部酸痛,入某院作风湿热治疗,数天后,热退出院。然血沉仍为108毫米/小时,此后一直低热缠绵,右腰酸坠疼痛,四肢关节无异常。旬日后再去某院检查,腹诊时发现肝脏明显肿硬拒按。肝功能:锌浊度18单位,甲胎蛋白阳性。患者日渐萎顿,肝区及腰胀痛难忍。于同年4月21日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诊治,超声波检查:肝上界第5肋,最大横径13.5厘米,上下径17厘米,肋下约厚10厘米,长9厘米;剑突下厚8厘米、长9.5厘米,肝区较密迟钝微小波二级。提示:肝脏明显增厚。同位素扫描示:肝脏占位性病变。

[治则]软坚散结,破瘀消癌。

[方药]生鳖甲30克,丹参30克,干蟾皮30克,生山楂30克,半枝莲30克,炙全蝎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庵茼[1]子15克,水蛭10克,狼毒6克,2剂后,泻下黑色大便,肝区疼痛减轻。原方去狼毒,加生鸡内金、生牡蛎、党参、炒白术、红枣、当归、郁金等。续服20余剂,肝肿逐渐变软缩小,诸症陆续消退,继以逍遥散、金匮鳖甲煎丸进退施治。复检甲胎蛋白阴性,体征消失。随访四年无殊。(见《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

[评析]肝癌目前尚无较好的疗效。本案确诊后用性味猛烈之虫类药和破瘀活血之药软坚散结;攻后,再以补脾扶正之品;最后以丸、散善后。方药对症,步骤有序,故能获效,特录之以供参考。(吕志连)

肠胃脂肪瘤

[病案]李某,男,17岁。于1971年2月觉左腹部疼痛,初为阵发性,后转为持续性疼痛。转南通市某医院检查,提示为多发性小肠息肉,建议手术治疗。3月27日到上海某大医院检查:左下腹扪及肿块约6×8厘米,压痛,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不亢进,呕吐,大便不通。腹部透视,见腹中部有少数饱液囊,可能为腹膜刺激现象,超声波提示为左下腹实质性肿块。白细胞分类:白细胞17.5×109/L(17500克方毫米),中性84%,淋巴球14%%,嗜酸性2%。血清:钾20毫克%,钠320.8毫克%,氯化物650毫克%。3月31日白细胞4.2×109/L(4200克方毫米),中性57%,淋巴球33%,大单核1%,嗜酸性9%。4月6日胃肠钡餐检查:胃及十二指肠显著扩张,十二指肠远端近屈氏曲处梗阻,虽经体位改变,亦未见钡剂进入空肠曲内。经6及24小时观察,皆未见钡剂进入小肠(部分已吐出),提示为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样病症。4月12日行剖腹探查,发现左下腹空肠套叠约14厘米,肠腔中有许多黄豆至鸽蛋大的脂肪瘤,乃于距屈氏韧带10厘米处切断空肠(包括肠腔内脂肪瘤)10厘米,还发现小肠腔内亦有散在的脂肪瘤,但无法切除。根据x线摄片及乙状结肠镜检查,在胃、结肠、乙状结肠内均发现有“息肉”。病理报告:小肠脂肪瘤,伴有粘膜溃破,出血及继发感染。认为无特殊疗法而出院。诊见面容消瘦,体质羸弱,不思饮食,食即呕吐,头昏腹胀,胸闷气逆,口干少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治则]破血消坚,消导行气。

[方药]川朴30克,炒莱菔子30克,枳壳9克,桃仁9克,芒硝9克(冲服),赤芍15克,川军15克(后下)。药后无效。后考虑病患日久,正气虚弱,不宜攻消,应先予扶正,培补脾胃益气。处方: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土炒白术9克,山药9克,当归9克,姜半夏9克,石斛9克,麦冬9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上药连服12剂,转机不大,乃因脾胃受克多时,大队峻补又不能受纳,遂缓缓投药,3日1剂,以养身息,冀药力能达病所。6月25日复诊,病情大有好转,精神渐振,纳谷亦佳,体重增加3.5公斤,此气液已复,形症渐实,攻消条件已备,遂以消导行气,破血化积、祛瘀止痛,处方:沉香6克,木香6克(后下),乳香6克,没药6克,红花6克,降香9克,桃仁9克,莪术9克,三棱9克,山楂9克,地鳖虫12克,炙甘草4.5克。上药连服70余剂,追访六年,无任何不适。现身体健康,已参加工作五年,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四次钡餐及灌肠X线复查,证实肠胃脂肪瘤已全部消除。(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5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的症瘕积聚范围,系正气衰竭,脾胃受克,气滞血瘀,瘀积为块,郁于肠胃,“息肉”乃成:法当破癓消积,行气活血化瘀为治。但由于病情复杂,患者一则受手术之伤;二则纳谷不下脾胃受克,三则病久正气虚弱无疑。故采用先扶正,益气健脾,待正气渐复,后予攻消行气、活血化瘀、破症消积而收效。(黄宣能)

大肠多发性腺瘤病

[病案]张某,女,22岁。1969年起大便次数增多,伴有阵发性腹痛,1970年起经常有粘液性血便。同年2月经x线钡剂灌肠等检查证实为“家族性大肠多发性腺瘤”,自横结肠、降结肠到直肠满布大小不一且无法计数之腺瘤。4月作横结肠至降、乙结肠切除术,直肠部腺瘤用电灼术。术后一年又便血,直肠镜检查,又发现直肠腺瘤14只,最大直径1厘米,最小为0.5厘米。应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法治疗。

[治则]内服方以解毒,活血,消坚。灌肠方以软坚,散结,消痛。

[方药]内服方:半枝莲30克,山豆根12克,丹参10克,红藤30克,炙甲片12克,皂角刺10克。加减法:气虚加黄芪12克,党参12克,血虚加当归9克,热地12克,阴虚加生地12克,北沙参12克,湿重加苍术9克,生米仁15克,出血多加三七粉3克分吞,阿胶珠9克。每日1剂。灌肠方:乌梅12克,贯众15克,五倍子9克,夏枯草30克,半枝莲9克,槐角9克,牡蛎20克,海浮石15克。粘液多者加大黄6克,黄柏9克,黄芩9克,明矾3克。浓煎150~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用上述方法治疗五个多月,多次直肠镜检查,腺瘤全部消失。(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4期)

[评析]大肠多发性腺瘤病,由于癌变率高,一般均主张手术治疗。但术后仍有复发与癌变的可能。本案纯用中医药治疗。内服方中半枝莲、山豆根解毒散结,丹参、红藤活血化瘀,炙甲片、皂角刺软坚消瘤。灌肠方中贯众、槐角止血,乌梅蚀恶疮胬肉,五倍子治久痢下血,夏枯草、海浮石、牡蛎化痰软坚消瘿瘤,灌肠可直达病所。(黄宣能)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