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方剂大全 > 正文

干姜附子汤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1-22

【方剂名】干姜附子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干姜一两(50g),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5g)。

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功效配伍】干姜附子汤急救回阳。本方即四逆汤去炙甘草组成。方中生附子、干姜皆大辛大热,辛温纯阳之剂,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以复脾肾之阳。附子生用破阴回阳之力更强,加之煎煮顿服,则药力集中,回阳效果更为迅速。去甘草者,是去缓就急,以挽残阳,以防暴脱。此即所谓“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急当先固”0上二味药,水煮,去滓,顿服。

方义】先下后汗,亡了津液,陷入阴证,这时出现一种新情况:白天烦躁不能眠卧,晚上安。

按下后则阴气盛而阳已虚.复发汗以散其阳.则虚阳扰乱.故昼日烦躁不得眠也.夜而安静.非吉兆也.止以入夜纯阴用事.而衰阳欲躁扰不能也.此法不用甘草.较四逆汤尤峻.取其直破阴霾.复还阳气.必审无呕渴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则烦躁的为虚阳扰乱之烦躁.乃可主以此方而不至误用也.

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故用姜附助阳以配阴.

干姜、附子,皆大辛大热之品,煮后一次服下,意在急救肾阳于暴衰。不用甘草,是为避其甘缓,影响急救效果。但药后阳气稍复,则当用四逆汤等巩固疗效。如果继续用姜、附纯辛温之剂,则恐药力猛烈而短暂,难以使疗效持续,这也是本方只服一次的原因之一。

有人观测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对离体蛙心搏动频率和搏动幅度的影响,干姜附子汤可以迅速地使离体蛙心搏动频率加快,波动幅度增强,但药效持续时间不长,而且随后伴有心力衰竭的现象;用四逆汤后,出现效应的时间明显后延,使蛙心的搏动频率增快、搏动幅度增强的强烈程度都弱于干姜附子汤,但药效持续时间较久,而且随后不伴有心力衰竭的现象。两方在药物组成上的差别就是前者无炙甘草,后者有炙甘草。由此可以诠释甘缓药物配人方剂中的作用是:①使整个方剂的作用和缓。②使全方的药效持续时间延长。③使全方药物出现效应的时间后延。④不过多消耗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有保护正气的作用。因此如果证情较急,为了急救,就不要用甘缓的药物,但急救之后的继续治疗,就应当配用甘缓药物,以巩固疗效。

现代临床临床应用本方多有加味,对一般的慢性疾患,很少只用姜、附纯辛热单刀直入的。临床应用范围与四逆汤一类相同。 [1] 

《伤寒全生集》卷二:干姜附子汤

【处方】 干姜、附子、人参、白术、甘草。

【功能主治】 阴症发躁,及发汗或下之后,昼日不眠,夜安静,脉来沉细。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二

《千金》卷八: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8两,附子8两,桂心4两,麻黄4两,芎3两。

【功能主治】 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斜。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姜附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下虽言心虚,而实少火气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干姜附子汤峻补命门之阳;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阴;肾气有权,则麻黄得以振发表之力;心主血,芎既能治风,又能和血。【摘录】 《千金》卷八

【用方思路】干姜附子汤是两味阳刚之品合用,故温阳作用强于四逆汤。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心功能不全、休克、肾炎、低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

【医案举例】

(1)许叔微医案:一妇人得伤寒数日,咽干,烦渴,脉弦细。医者汗之,其始衄血,继而脐中出血,医者惊骇而遁。余曰:少阴强汗之所致也。盖少阴不当发汗,仲景云:“少阴强发汗,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鼻,或从耳目,是为下厥上竭,此为难治。”仲景云无治法,无药方。余投以姜附汤,数服血止,后得微汗愈。

论曰:本少阴证,而误汗之,故血妄行自脐中出。若服以止血药,可见其标,而不见其本。余以治少阴之本而用姜附汤,故血止而病除。[许叔微.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伤寒九十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54.]

(2)李东垣医案:李东垣治一人,目赤,烦渴引饮,脉七八至,按之则散,此无根之脉,用姜附加人参服之,愈。[江瓘.名医类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