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方剂大全 > 正文

防己黄芪汤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2-05

防己黄芪汤(图1)


【方剂名】防己黄芪汤

【出处】《金匮要略》

【类别】祛湿剂

【组成】防已一两 (12g), 黄芪一两一分 (15g), 甘草半两 (6g),炒 白术七钱半 (9g)。

【用法】汤剂,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方歌】防己黄芪金匮方,术甘姜枣共煎尝,此治风水与风湿,身重汗出服之良。

【病机】本方所治风水或风湿,乃因表虚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伤于肌表,水湿郁于肌腠所致。风性开泄,有虚不固,营阴外泄则汗出,卫外不密故恶风;湿性重浊,水湿郁于肌腠,则身体重着,或微有浮肿;风湿郁于肌肉、筋骨,则肢节疼痛。舌淡苔白,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风湿在表,当以汗解,表气不足,则又不可单行解表除湿,只宜益气固表与祛风并施。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风湿、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现代运用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辨证属风水、风湿而兼表虚证者。

禁忌】水湿壅盛肿甚者不宜。

加减

(1)喘憋:加麻黄宣肺平喘

(2)腹痛肝脾不和:加白芍以柔肝理脾

(3)下肢疼痛、浮肿明显:加怀牛膝

(4)血脂高:加泽泻

(5)头晕 头痛 腰腿无力:加葛根

(6)胸痛、心绞痛:加川芎 丹参

(7)易感冒、鼻塞、打喷嚏:合玉屏风

(8)下肢肿甚 精神萎靡(附子证):合真武汤

(9)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

(10)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水退肿。


文献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其它】该方主要针对肌肉型肥胖,此方还可以和防风通圣散一起配合进行减肥,每天取5克的防己黄芪汤、5克防风通圣散服用,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可有效减重,水肿 ,利小便。

(1)黄芪证:其人黄胖软肿无神 无力,面色黄暗 黄白;肥胖(虚胖),肌肉松弛 松软 无力;易汗出(皮肤湿润);易浮肿;易疲劳;腹大松软如棉花,无压痛 无胀痛(腹壁肌肉萎缩,脂肪堆积,故松软无力);食欲旺盛,贪食却无力;中老年妇女多见。

(2)防己证:双下肢水肿,按之如泥;膝关节疼痛;下半身肥大 胖软。防己黄芪汤,防己这个药吃下去的感觉,有一点是强迫你的肾脏在喝咖啡啊,就是说它会把肾有点操到,就是它虽然会让肾很用力的把那些东西代谢掉,但是肾会累到,所以你如果要用防己黄芪汤的话,你就要必须要随时,什么肾气丸啊,真武汤啊,都要,就是一直在帮忙,帮忙做补强。


【案例】

①狐臭:以防己黄耆汤治疗狐臭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4岁,病程1~25年不等。处方:防己、黄耆各30g,炒白术15g,甘草6g,生姜9g,大枣20g。若水湿甚者,加茅术、车前子(草);脾虚明显者,加茯苓皮、泽泻;肥胖者,加茵陈、焦山楂各20g。结果12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3.5月。


②狐臭:女24岁,学生, 82年8月3日初诊。自75年“天癸”到以来身染”狐臭”之疾,颇觉痛苦。两腋下潮湿粘手,气甚浓,腋下衣服黄染,四季如

此,夏季尤甚。伴有食谷不香,肢懒身倦,大便溏烂。素体肥胖,嗜好甘肥之味。适值炎热之夏天,气味扑鼻,用“西施兰”未效。舌淡苔白腻,脉浮滑。

治以防己黄芪汤加味: 汉防己、生黄芪各30克,炒白术、苍术各15克,泽泻、茯苓皮各20克,车前子、车前草各12克,生甘草6克。

3剂,腋窝汗出稍瘥,气味略淡。二诊上方加滑石(包)20克 , 6剂。气味十六七。再用8剂,服药3剂后适值经来,气味复浓,服完3剂,气味同此诊前。增汉防己至60克,用6剂,症状若失。继服5剂,腋下汗出正常,气无。后用”异功”调治月而愈。1年后随访,未规复发。

按语:素体肥胖,每多表阳不足。嗜喜厚味,湿邪必定内存。表虚湿着,而见汗出腋下,潮湿粘手,发为狐臭。用防己黄芪汤治疗,可谓方证相对,投之果效。(北京中医杂志1985 ; <4) : 35)


③肢体抽搐:

某男,42岁。患者于10日前突然发生右侧上下肢抽搐,未查出原因。后又投风药数剂,亦未取效。脑电图等检查,仍未查出抽搐原因。病情日益加重,曾因抽搐而呼吸停止3分钟。患者除抽搐外,伴有自汗、恶风,发病前曾在河水中洗砂子3天,舌淡红,苔白腻,脉浮中带滞,辨为风湿。

方用:防己15g,黄芪15g,白术12g,生姜6g,大枣2枚。水煎,分2次服。

服上方3剂后,患者未再抽搐,自感汗出减少,恶风减轻,切其脉较前略流利。又服3剂后,自汗全止,亦不恶风,腻苔已退尽,脉转流利。共服9剂后,诸症消失。

—《古方新用》解说:患者右侧上下肢抽搐,有水作业史,并见自汗恶风,苔白腻,脉浮中带滞等,断为风湿为患十分恰当。因湿性粘腻,阻滞经脉,津液不能输布,故见肢体抽搐,投防己黄芪汤而愈。

④肥胖症(减肥):体力比较低下,体型较胖,皮肤色白,肌肉松软。全身倦怠,出汗较多,下肢明显浮肿,小便量少。防己 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3片。水煎服。

④多汗、肥胖、狐臭、下肢肿痛,试试防己黄芪汤。

⑤脾虚久泄 :

男24岁,1991年 7月就诊。 患者1年来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此乃脾气虚弱,清阳之气不能升发,运化失常所致。予防已黄芪汤加味:防己10克,炙甘草、生姜各5克,大枣5枚,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苡仁、怀山药各15克,5剂。药后大便渐成形,纳食增加,精神好转,继服上方15剂而愈,迄未复发。 《景岳全书》日:“泄 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虑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致水反成湿,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投之防己黄芪汤加味。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防己、苡仁、怀山药健脾化湿,全方重在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故得以病愈。

⑥尿浊:

男,45岁,1992年6月24日就诊。患者尿浊时发时止,发则尿色混浊,如淘米水,小腹下坠,尿意不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劳倦或进食油腻后更易发作,舌质淡,脉细弱。此乃脾虚气弱,精微下注,治拟健脾益气,升清固涩。防己黄芪汤加味:防己、白术、升麻、柴胡各10克,黄芪、党参各15克,甘草、生姜各5克,大枣7枚,5剂。药后复诊,患者诉小便渐清, 气色转佳,续服原方10剂后尿清,小便畅,精神已佳,经随访未复发。

尿浊不外虚实两类,虚分脾虚和肾虚,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乃常法也。此例患者脾虚气弱,中气下陷,升举无力,谷气下流,故见尿浊白如泔浆。投防己黄芪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甘草补中益气,白术、防己化湿健脾,升麻、柴胡升清提陷,共奏健脾益气、升清固涩之功。

⑦更年期综合征:

女47岁。常自汗出,手足发麻,小便量少,下肢浮肿,舌质淡胖,月经错乱,舌苔薄白,脉濡。曾在内分泌科检查,未发现明显阳性指征,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用生黄耆15g,白术、防己各12g,生姜3片,大枣3枚。煎服14剂,水肿消退。

⑧功能性水肿:

赵某,女,46岁。半年前出现水肿,经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心脏听诊及尿常规检查亦属正常,诊为功能性水肿。曾服西药利尿剂,水肿消,但不能巩固,且出现乏力。诊见下肢浮肿,按之没指,晨轻暮重,乏力肢麻,白带多,大便溏薄,舌苔白薄而腻,脉濡。用防己黄耆汤加味:生黄耆、防己各15g,生炒白术各10g,生姜3片,大枣5枚,赤小豆,玉米须各30g。煎服7剂后肿消,半个月后浮肿又起,仍投上药,再服7剂,病即痊愈。随防半年,未复发。


【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区别】

两方均含有防己、黄芪、甘草,因此益气祛风是其共性。

防己茯苓汤另有桂枝和茯苓,如徐可忠所说的“以苓协桂渗周身之湿”, 而成为一张温阳健脾利水的方剂;。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所治皮水,系指“外证肘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身肿而冷,状如周痹”之证。此乃卫阳不足,水湿郁于肌肤所致。故方中以茯苓为君,配|伍桂枝、黄芪温补卫阳,组成温阳利水之剂。而不言脉浮。


防己黄芪汤则有白术和姜枣以培士和中,健脾运湿而无温阳作用。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主治为风水表虚证,故方中以黄芪与防己配伍,固表祛风而行水,症见汗出恶风,身重而脉浮。

倪海厦:防己黄芪汤证的人一定不会口渴,防己茯苓汤一定有渴症出现。

【证病机辨证】

防己黄芪汤:(太阳中风合太阴外证湿邪)水湿停滞于肌肤,卫表不涸,津液外泄汗出,恶风,脉浮弱濡散,謚气固表,调和营卫,利水化湿。

防己茯苓汤:(太表里证合阳明)水气停于肌肤,之津亏而失养四肢肿,聂聂动,小.便不利解表利水,气通阳,表里分消。

防己地黄汤:(太阳阳明合病)表证兼血亏虚热扰神脉浮,神识错乱,精神昏乱,独语不休清热除邪通解表,滋养营血。

22.风湿脉浮,腫,诎,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23.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鼴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

24.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注之。


延伸阅读

倪海厦讲《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减肥、治狐臭岳美中医案(附倪海厦防己黄芪汤减肥方)



标签: 狐臭 减肥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