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方剂大全 > 正文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3-05-17

【方剂名】薏苡仁附子败酱散

【别名】又名“附子汤”“败酱散”“薏苡附子散”。

【出处】《金匮要略》

【类别】温里

【组成】薏苡仁十分(30克)、附子二分(6克)、败酱五分(15克)。

用法】上三味,杵为末,每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现代】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功效】排脓消痈,温阳散结。

主治】主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肛窦炎、溃疡性结肠炎、湿疹等病症。

【研究】现代研究本方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胆囊炎、肝脓疡等病症。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认为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诸药有促进组织修复,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增强消炎和免疫功能,从而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的作用。

加减】气滞重者加木香、川楝子,若腹中肿块明显加桃仁、牡丹皮;脾虚气弱加党参、茯苓;局部时有灼痛重用败酱草,并适加黄芩。

方解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是这样说的: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②本方为肠痈脓成、日久不消、损及阳气之证而设。方中重用薏苡仁以利湿退肿,伍用败酱散清热活血,排脓消痈,两药合用,旨在使脓溃结散痈消;少佐附子辛热,助阳行郁,并防服寒药后更伤中阳。三药合用,清热排脓而不伤阳气,温阳扶正而不炽热毒,共奏清热排脓消痈,扶正助阳驱邪之功。

③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方歌】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散结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论述】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血积于内,然后错甲于外,经所言也。肠痈何故亦然那?痈成于内,血泣而不流也。惟不流,气亦滞,遂使腹皮如肿,按之仍濡。虽其患在肠胃间,究非腹有积聚也。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然大肠与肺相表里,府病而或上移于脏,正可虞也。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附子辛散以逐结,败酱苦寒以祛毒而排脓。务令脓化为水,仍从水道而出,将血病解而气亦开,抑何神乎。

②《金匮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

③倪海厦用此方治愈多列患有大肠癌的病人。阳化气,阴成形。肿瘤是有形之物,其根源在于气。气化行则形可散,气化滞则形必凝。《黄帝内经》中说到:阳化气,阴成形。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血气不足,则阳气不足,水不能充分气化而生寒,寒生湿,湿生滞,滞生淤,淤生积,积而生百病。癌症的形成也是这个过程堆积而成,所以调理癌症最主要的原则是扶正补阳,强心固肾,保持患者的胃口,只要有胃气,就有气血的来源,就能维持生命的循环,才有时间和力气对付癌症。附子是大热药,癌症是阴实症,需要附子大热的阳药来破掉。薏苡仁,就是薏米,用来排脓祛湿。败酱草,是一种味道很臭的草,像腐败的酱一样而得名,跟臭豆腐的味道差不多。可以走肠道,能清热消肿,是治疗肠痈必须要用的一味药。


【选方】

①慢性前列腺炎:

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120例,与翁沥通胶囊治疗60例对照,疗程为8周。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为评价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34%,对照组70.00%。(《四川中医》2007年第10期)

②慢性盆腔炎: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煎服,疗程为2周。以下腹疼痛及腰骶酸胀疼痛等症状,妇科及理化检查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27例,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6例,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药导报》2013年第1期)

③慢性肛窦炎: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62例采用内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及外用太宁栓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甲硝唑静滴及外用太宁栓。疗程为1周。以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80%,对照组为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年第1期)

④溃疡性结肠炎: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6例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疗程为2个月。以临床症状、粪常规、肠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好转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显效8例,好转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河北中医》2005年第3期)

⑤湿疹:

56例患者均予本方加连翘、牡丹皮、生地黄、当归治疗,以红斑、丘疹、渗出、瘙痒等症状为评价指标。结果:痊愈37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中医药导报》2011年第9期)

⑥刘尚义教授直肠癌(肠痈)医案:

陶某,男,42岁,于2017-01-19初次就诊。

患者因“肛门坠胀伴间断性粘液便及血便半月余”于2016-11-29就诊于西南医院,查肠镜提示直肠近乙状结肠癌。予以手术治疗后病理结果提示为直肠低分化腺癌(T4N1M1b),并予以口服吉替奥化疗(50mg,2次/d2w)后出院。1月后继续返院化疗。现患者感腹痛,大便不成形,肢软乏力,精神状态差,纳眠差,舌暗淡,苔厚腻,脉沉细。辨证为“肠蕈”,治以化瘀消癥,益气扶正。处方如下:

白附片10g(先煎),薏苡仁20g,败酱草20g,醋鳖甲20g(先煎),莪术10g,白头翁20g,草豆蔻20g,黄精20g,肉苁蓉20g(中药15付,1付/2d,水煎服)。

二诊,患者感诸症较前减轻。继续在前方基础上加减治疗,三诊时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复查腹部CT腹部肿块有所减小。故予以肿瘤稳定期基础方治疗,拟方如下:醋鳖甲20g(先煎),莪术10g,白头翁20g,冬凌草20g,猫抓草20g,葎草20g,黄精20g,肉苁蓉20g,蜈蚣4条。并嘱其注意固护机体,注意饮食,忌食发物,适度锻炼,定期复查腹部CT、肿瘤标记物等。

⑥慢性直肠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直肠炎45例,结果痊愈3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处方:薏苡仁20克,制附子12克,败酱草12克,牡丹皮12克,大黄6克。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21天为1个疗程。《新中医》1997,29(12):39

标签: 直肠癌 肠炎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