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方剂大全 > 正文

人参败毒散(古中医治瘟疫方)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3-01-09

【方剂名】荆防败毒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类别】解表剂

【组成】柴胡9克,前胡9克,川芎9克,枳壳9克,羌活9克,独活9克,茯苓9克,桔梗9克,人参9克,甘草9克。

用法上位末,每服6克,入生姜、薄荷煎。亦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益气解表,散风祛湿,扶正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

主治】感冒风寒湿邪。症见壮热恶寒,头项强痛(风痰头痛),鼻塞声重,身体烦疼,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寒壅咳嗽),胸隔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或浮数而重取无力。还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外感咳嗽、空调冷气综合征、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小儿秋季腹泻,症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研究】主要有抗炎,镇痛,解热,护肝等作用。

【要点】本方原名“人参败毒散”,为益气解表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主辛温以解表,辅宣肃以止咳,佐益气以祛邪。痢疾初期表里俱寒的,宜用人参败毒散;表里俱热的,宜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方解】本方是益气解表的常用方。方中羌活、独活散风解表、祛湿止痛,能通达周身,为主药。柴胡、薄荷辛散解肌,川芎活血祛风,共为辅药。桔梗、枳壳升降并用,宽胸利气;前胡宣肺祛痰;茯苓、生姜健脾化痰;配以少量人参,培其正气,以豉邪外出,使风寒湿邪随汗出而解。以上合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兼益气和中。本方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表证。胸隔痞满,咳嗽有痰,脉重取无力为兼痰邪和气虚之象。头项强痛,鼻塞声重为次要症状。体质偏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邪正交锋于肌表,正虚无力祛邪,卫阳被郁,故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痰阻气机,故胸隔痞闷,咳嗽,舌苔白腻;正虚不足,故脉重取无力。本方原为小儿而设,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少量人参补其元气,而后推广于年老、产后、大病初愈,以及素体虚弱而外感风寒湿邪见有表证者,皆有疗效。清代喻嘉言用本方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者。他认为此证属正虚而表邪内陷,疏解表邪,培其正气,使入里之邪复出于表而解,其痢自愈,此为“逆流挽舟”法。本方药性偏于温燥,非外感风寒湿邪表证,不宜使用本方。

【机理】本证是由气虚而风寒湿邪束表,痰湿内生,肺气失宣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邪正交争,故见憎寒壮热、无汗;寒主收引,湿性重着,肢体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脾虚气弱,湿痰内生,加之风寒犯肺,肺失宣降,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重按无力,为气虚外感之征。由于“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流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寓意草》),故以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立法。

【文献】

①《医方集解》: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

②《张氏医通》:问时疫初起,用人参败毒,得毋助邪为虐之患乎,又何以治非时寒疫,汗后热不止?盖时疫之发,必入伤中土,土主百骸,无分经络,毒气流行,随虚辄陷,最难叵测。亟乘邪气未陷时,尽力峻攻,庶克有济。其立方之妙,全在人参一味,力致开合,始则鼓舞羌、独、柴、前,各走其经,而与热毒分解之门;继而调御津精血气,各守其乡,以断邪气复入之路,以非时之邪,混厕经中,屡行疏表不应,邪伏幽隐不出,非藉人参之大力,不能载之外泄也。

③《温病条辨》:此证乃内伤水谷之酿湿,外受时令之风湿,中气本自不足之人,又气为湿伤,内外俱急,立方之法,以人参为君,坐镇中州;为督战之帅,以二活、二胡合芎䓖,从半表半里之际领邪外出,喻氏所谓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壳宣中焦之气,茯苓渗中焦之湿,以桔梗开肺与大肠之痹,甘草和合诸药,乃陷者举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壮热者,非此不可也。

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禁忌】非夹表证不可用。

【鉴别】荆防败毒散即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而成,其祛风散寒之力增强而无扶正之功,为祛风散寒、除湿解表之剂,是治疗外感风寒湿表证之常用方。原用治疮疡初起,寒热无汗者。

【附方】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一钱五分(各4.5g),甘草五分(1.5g) 

用法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

【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主治】疮肿初起。症见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选方】

①时行瘟病:

嘉靖己末,五六七月间,江南淮北,在处患时行瘟热病,沿门阖境,传染相似,用本方倍人参,去前胡、独活,服者尽效,全无过失。万历戊子己丑年,时疫盛行,凡服本方发表者,无不全活。

②痢疾:

一人病痢,发寒热,头痛,左脉浮紧,而右脉滑大,乃内伤挟外感也;先用败毒散加姜、葱一服,表证悉退。但中脘作胀闷,后重不已,以平胃散加枳壳、木香、槟榔、山楂,又二服胀闷移于小腹,投木香槟榔丸三钱,下粘硬物而愈。《江苏中医》(1962;8:24):王某,男,患痢疾,前医用白头翁、芩、连等药证情趋重,病延一周,里急后重,肛门下脱,畏风憎寒,脉弦紧,苔白厚腻,经用人参败毒散原方,每用四钱,研末煎服,一剂而汗出畅适,痢下减轻,三服即痢止痛除,其病如失。后以香砂六君法调治而愈。

③小儿斑疹:

王某,男,一岁,患儿发热三天,全身出现猩红热样皮疹,颌下、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二指,血常规:白血球26000/立方毫米,分类淋巴51%,有异常淋巴细胞,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面色萎黄,六脉细浮数,舌尖红,苔薄津少。用人参败毒散(人参改党参)加丹皮、紫草、赤芍、板兰根,连服三剂。病情较减,后隔日一剂,加减服药二旬而愈。

④急性病毒性肝炎:

用人参(党参代)、茯苓、枳壳、桔梗、柴胡、前胡、川芎、羌活、独活、甘草各9g、薄荷3g,生姜3片,每日1剂,分2次煎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152例,其中男121例,女31例;年龄16-35岁;病程5-12日。参照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提出的急性肝炎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愈139例,占91.4%;无效(包括中途更医)13例,占8.6%。服药剂量28-42剂。

⑤婴幼儿腹泻:

用人参(党参代)、茯苓、甘草、枳壳、桔梗、前胡、柴胡、羌活、独活、川芎、薄荷、生姜,表邪较重,加荆芥、防风;咳嗽痰多,加陈皮、半夏;呕吐,加竹茹、半夏;伤食,加焦麦芽。脾虚久泻,加白术,扁豆;湿重,加苍术,苡仁;脾胃虚寒,以炮姜易生姜。风寒型以汤剂为主,脾虚型以散剂为主。治疗婴幼儿腹泻132例,男性74例,女性58例,其中1岁以内的35例,2岁以内的68例,3岁以内的29例。结果:服1剂痊愈者14例,占11%;服 2-3剂痊愈者79例,占60%;服4剂痊愈者24例,占18%;服2剂无效而改用它法或服药中又用抗生素者15例,占11%;总有效率89%

⑥一人饮酒患伤风,头疼身疼,如火热,骨痛无比,不吃饭,人参败毒散加干葛。(《名医类案》)

⑦年急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发热:



标签: 肝炎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