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中医基础 > 伤寒 > 正文

认识《伤寒论》和发展中医和《黄帝内经》所谈六经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10-12

《伤寒论》的条文编排问题和历史环境研究(图1)

重新认识《伤寒论》和发展中医

要想搞明白《伤寒论》,认识《伤寒论》,得将自己设身于仲景当时的历史环境,围绕着仲景写书目的,是什么影响他,了解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写书,总得是有个大纲目录什么的主线吧。有了主线,得分章、分节吧。之后是用条文逐一论述。大体总得这样来写。

现在有人在研究仲景的思维导图。希望脱离文字的约束,将张仲景的思维图像化,把六经和疾病用相关的层级关系图表现出来。比如倪海厦。用思维导图,是一个科学的办法,有利于大家掌握和更好地理解《伤寒论》。

除了对《伤寒论》背景开展研究、“神交”千年前的张仲景外,我建议,要将《伤寒论》从生涩难懂的古文言文中解放出来,用现代医学的一些知识来解读它,分析它、丰富它,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和学习。否则,《伤寒论》就得不到好的传承和发扬。这是当代中医学者的历史责任。这个工作,总得有人来做。

比如脉象。张仲景在《伤寒论》有大量条文来说明脉证。成无已《注解伤寒论》前二卷也有对脉的分类和分析。浮、沉、迟、数四大脉还好辩,其他的脉,就不好说了。特别是滑脉,涩脉。各人感觉不一嘛,你认为已以说的清清楚楚,言之凿凿,可到我这,不一定完全明白。所以,中医初学者往往都会遭遇“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尴尬境地。

王叔和《脉经》分为二十四脉,李时珍《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李中梓 《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如没有明师指导和足够的积累,这些脉象很难理解和掌握。

脉象可以大致反映疾病的所在部位,邪气的进退、正气的盛衰情况,对于辨析病情确有帮助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先贤们能潜心探索脉搏跳动间的细微差别,总结出脉跳与疾病之间的规律,这已以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那么,今时今日,我们能不能用现在的医学知识,再一次尝试着去解读《伤寒论》,解释脉象呢?解释方剂配伍和用药的道理呢?再比如中医的整体观、五行脏腑理论,疾病在人体内的发生及发展、中药在方剂中起的作用,我们能不能再一次尝试着,用新的科学理论去研究,去解释,去丰富呢?

现在很多人不认可中医,甚至有人全盘否定中医,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中医是实践的医学,这个实践检验,历经有千年的时间,是有大量的事实证明的,有效的实践医学。这个不可否认,也否认不了。

有人说,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是宏观医学,有一定的道理。医学是一门科学。这方面,中医确实应该向西医学习。老中医干祖望就说:“中医必须走习古纳新之路”。

在这方面,中药的研究比理论方面行动的早。

1972年,屠呦呦女士经过长时间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成功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创造性的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药几千年来的理论与实践。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青蒿杀虫的记载。东晋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明确提到青蒿能治疗寒热疟疾。宋代以后,出现了青蒿复方。

青蒿能治疟疾,但是,提取青蒿素很难。常规方法并不能将其成功提取。屠呦呦老师从中医药的煎煮法中获取灵感。这就是《肘后备急方》中所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经过190次试验,终成功提取青蒿素。

2015年10月,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发掘中医药的宝贵财富,获得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但由于从天然植物中青蒿素含量很低,使得该药生产成本很高,药价昂贵。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药物分子工程学张万斌教授,再接再厉,历时7年,又经过无数次实验,采用关键催化剂,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造福数亿患者, 挽救无数人生命。

事实证明,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是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切入点。世界医学开始重新将目光聚焦中医这座巨大宝库,思考中医。

中药研究者的成功经验值得理论研究者学习。这不是哪个人的努力,而是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发展中医,特别是在中医药科技上,创新不断。科学技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医和西医的交融已避不可免。

然而客观说,中医仍存在理论知识更新慢,疏于研究,更疏于发展的问题。“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中医不能徘徊在古书中,徘徊在原有的基础上。知其所以,还得知其所以然。中医需要更多屠呦呦、张万斌这样的高科技人才,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继承、诠释、甚至创新中医,从而为人类医学做出新的贡献。

 


《伤寒论》和《黄帝内经》所谈的六经

长期以来,受《伤寒论》序的影响,如文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后世有不少注家认为,中医只有以《内经》为主的一个理论体系。《伤寒论》亦属于此体系。

这23个字,杨绍伊有考证,他认为,此为后人所加。有没有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影响?我想有,前面说过,因为《注解伤寒论》是用《内经》的理论来分析注解《伤寒论》的,“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后,只有它是最接近原版的书了。

胡希恕1966年讲课时称赞了杨绍伊的这一考证:“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只以仲景序言中有撰用《素问》《九卷》,遂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内经》的迷途,影响后来甚大。其实细按其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历来识者亦多疑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都有运用阴阳哲学思想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内经》是五脏阴阳、经络循行的理论,更讲究“养生治未病”。《伤寒论》侧重疾病的具体治疗,更讲究“药物治已病”。

《伤寒论》六经与《内经》之十二经脉。到现在,仍有人试图将二者混为一谈,用《内经》之十二经脉来解释《伤寒论》的六类病。

两本书都是集中论述了是人体不同部位的症候群。但《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的“经”是经络循行的“经”病,《伤寒论》六经的“经”,更多讲的是八纲辩证下“不同类型”病。

两本书都用到了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命名,因为同一概念并存,很容易让人概念认识上的混乱。

这里面有没有可能,是受到了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影响?我想有。因为他就是用《内经》的理论来注解《伤寒论》的。

这个问题上,日本德川中世时代伤寒著名学者山田正珍谓:“盖《伤寒》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

岳美中也指出:“《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

章太炎说:“《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因仲景并无是言”。

胡希恕曾指出:“《内经》六经指经络,根本就与仲景书所说的不是一回事……六经来自八纲。”“对经络发病的反对不是从我开始,徐灵胎就说过……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来自八纲”。

诸多考证,确证凿凿,《伤寒论》六病确实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病。要是还想不通,你可以尝试着将《伤寒论》六经用“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或者用别的什么来命名,这个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标签: 伤寒论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