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中医基础 > 伤寒 > 正文

《伤寒论》中药剂量解读一两等于几克?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2-24

《伤寒论》中药剂量解读一两等于几克?(图1)


对于经方中药物的剂量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而比较通行和所谓权威的说法是柯雪帆先生根据古代衡器“大司农铜权”得出的结论,即东汉1两约合今之15.6克。

    但是,这个结论也不是没有疑问,比如说,大青龙汤中的麻黄的用量是六两,如果按照1两15.6克的话,麻黄的用量将会达到93.6克,大家知道,麻黄是透表发汗的要药,谁敢用到90多克?因此,笔者也怀疑是否这经方中的“一两”会有另外的说法。

    近日,笔者在翻阅《张大昌医论医案集》看到这么两个方子,让笔者对于经方的剂量问题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两个方子一个是深师麻黄汤,一个是深师麻黄加枣汤,都出自《外台秘要》,现把这两个方子抄录于下:

深师麻黄汤

  麻黄(六两)    甘草(二两)    杏仁(六十枚)  

  桂心(一两)    干姜(三两)    

深师麻黄加枣汤

  麻黄(六两)    甘草(二两)    杏仁(二两)  

  桂心(一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枚)

    从这两个方子比较中,不难发现,这两个方子除了后面的方子加了一味大枣外,其余几乎完全相同。同时,笔者也发现,深师麻黄汤的杏仁用的是个数,而深师麻黄加枣汤的杏仁用的是重量单位,这两个方子在其他药味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杏仁的用量也应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六十枚杏仁相当于二两,根据柯雪帆先生以容量及个数为单位药物的研究,50个杏仁约为15克,也就是一个杏仁约为0.3克。那么这六十个杏仁约为18克,也就是二两。

     尽管《外台秘要》成书要晚于《伤寒论》但却是汇集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不难看出,深师麻黄汤与麻黄汤之间,深师麻黄加枣汤与大青龙汤之间在组方原则上明显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笔者以为深师方与《伤寒论》方中药物的剂量应该是同一个单位,也就是一两约为9克。

这是我一年前写的一篇博文,近来又偶然读到李国栋先生的博文《经方一两作9g为成人安全有效用量》感觉与我的这篇博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一并发在这里共同道参考。


《伤寒论》中剂量: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圭=0.5克
1撮=2克
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65克
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苈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10黍=1累,10累=1铢,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
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
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
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主要内容如下:
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

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剂量
剂量的含义: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曰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曰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

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

 


根据中国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公克)为单位的公制。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0.5kg=500g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

为方便以克来记量并按统一规定采用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即一两(十六进制制)=30克(实际是上一两等于31.25克)

一钱=3克,一分=0.3克,一厘=0.03克

(注:换算尾数可以舍去)

 

汉代一升根据大陆那边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cc。

一般都是把『伤寒论』原方用量」两」当」钱」换算,曹颖甫是把」一两」当」二钱」换算!只要比例不变,药量随病的轻重调整! => 这个算法应该就是错误的了

唐宋元明清至中华民国基本上大约相等,因此宋一钱可视为今一钱,一盏水可视为一碗水(200cc,既今饭碗)。

值得一题的,大陆的一斤=500公克,折一钱=3.125公克;

而台湾的一斤=600公克,折一钱=3.75公克


在这里1斤不是以600克计算, 而是以590克计算, 所以和目前我们认知的台斤与公克换算率有些差异.

现今1台斤为600公克, 1钱为3.75克。


标签: 剂量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
小编 2022-01-14 22:15:45
回复 1楼
激动人心,无法言表,感谢分享!
发表
hbxt998 2022-01-14 22:27:57
回复 2楼
站长超给力,真是难得给力的平台啊。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