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中医堂 > 正文

中医五脏所藏?什么叫“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意、肾藏志”?

hbxt998 在线: 时间: 2022-01-08

中医五脏所藏?什么叫“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意、肾藏志”?(图1)

内容简介: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意、肾藏志,很难让人理解,已经成为中医玄学之根了!翻开中医书到处可以看到这些词句,这些词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文用《皇帝内经·命根养生篇》来说明其意义。

关键词:皇帝内经 肝藏魂 肺藏魄 心藏神 肾藏精


五行: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肝(木),心(火),脾(土),肺(火),肾(水)

七情:

喜(心),怒(肝),忧思(脾),悲(肺),恐惊(肾)
(木)肝藏魂,(火)心藏神、(土)脾藏意、(金)肺藏魄、(水)肾藏志。


正文:

在《皇帝内经》中解释了什么是魂和魄:《黄帝内经·命根养生篇》:(翻译了)伯高太师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以告诉我吗?

岐伯曰:人活天地之间,不能于天地同寿者,是因为不知道上下焦之间的经络。上焦给人以长生之命,下焦给人以长生之根。上下焦赐人以命根是父母给的。合父母之精以生人身,则“精”即是人的命根。魂魄藏于精液之中,魂就是精液当中的炁体炁,魄是液体炁;炁体炁趋生,液体炁趋死。炁体炁和液体炁都是神炁。人人都有神,神存内则生,神外游则死。炁体炁最善游,这是因为心不静。就像广成子说的:“抱神以静”者,这正是意念守心同静也。

伯高曰:精液不是水吗?精液射出去,心也不静,是不是于阴茎起搏有关?


岐伯曰:精液之中有炁体炁和液体炁,炁体炁往上走,液体炁往下走,精液是上下走的;精液一动心就动。如何让精液不动呢,问题就在于心要静!

伯高曰:我的心非常静,可是情欲摇动怎么办?

岐伯曰:炁体炁和液体炁互相影响,无炁体炁则液体炁不安宁,无液体炁炁体炁不安宁。心静而欲动者是因为精液干凅了,就是没有炁体炁了,怎么办呢?只好将精液炁化,调入心脏以安心,这样精液不动,情欲安宁心就不想淫欲了!

这就是说魂和魄是精液的不同存在的形式:炁体炁为魂,液体炁为魄,魂和魄都称为神炁。那么肝藏魂和肺藏魄就可以理解了!

好的精液化成炁体炁,称为神明之炁。神明之炁进入心脏的冠状窦,进入心室和心房推动心脏的跳动!即,所谓“心藏神”。


肾藏精:肾脏正常的情况下,输尿管从膀胱臂中吸收精液到肾脏,维持肾脏的工作。称为“肾藏精”。

精液有六条经脉进入大脑,维持大脑的工作,精液不足大脑工作不正常!

人的精神活动是依靠精液的!

人的记忆力是精液上没上头上去,来决定的!

有了以上的论述以下的文章就不难解决了!

“人的神志活动包括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即喜、怒、思、忧、恐),神、魂、意、魄、志及喜、怒、思、忧、惊等精神意识活动都依靠五脏的功能调节,但主导于心。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心藏神,在志为喜,喜则炁和志达,可见“喜”是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有利于“心主血”,但喜乐过甚则伤神,喜乐者神惮而不藏。

肺藏魄,在志为忧,人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为魄之灵,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精神活动。年老时肺炁虚衰,语言善误,这从病理上阐明了肺与魄的关系。

肝藏魂,在志为怒,魂乃神之变,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魂的精神活动包括谋虑,故又有肝主谋虑之说。怒是情绪激动时的一种精神变化,是不良刺激;怒伤肝,常致血液上逆,炁机升泄。

脾藏意,在志为思。意,是意识;思,是思考。正常的思考有赖脾的健运,思考过度或所思不遂则能导致情绪抑郁,饮食不思等,即所谓“思虑伤脾”。

肾藏志,在志为恐。恐与惊相似,惊为不知受惊,恐为自知而怯。惊则炁乱,恐则炁下,惊恐伤肾,炁机紊乱。


五脏与五神:

心藏神:《类经·脏象类》“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炁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

肺藏魄:《类经·脏象类》:“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炁之本,魄之处也”。《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肺藏炁,炁舍魄”。

肝藏魂:魂,《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魄”;“肝藏血,血舍魂”。《类经·脏象类 “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

《类经·脏象类》“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

脾藏意:《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脾藏营,营含意”。《类经·脏象类》“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

肾藏志:《灵枢·本神》“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藏精,精舍志”。《类经·脏象类》“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

五脏与五志:

《类经·脏象类》:“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心志为喜:“喜则炁和志达,营卫通利”。“喜伤心”。

肝志为怒:“忿怒伤肝”。

脾志为思:“思伤脾”。

肺志为忧:“悲则炁消”。

肾志为恐:“恐伤肾”“恐则炁下”.

各位的引用及阐述, 再此先谢过!

除去"心藏神"这个争议最大的部分不谈, 还有几点没有搞明白或者说想确认一下:

1) 肝藏魂, 从解释来看, 似乎是人的正常言语和行为能力. "丢了魂"就是失去了对于语言和行为的控制能力. 肝阳亢盛的人, 脾炁火爆, 自制能力较差, 是否就是肝与魂联系的表现?

2) 脾藏意, 人脾虚则懒言少动, 甚至连思维都慢吞吞, 是否就是脾与意联系的表现?

3) 肾藏志, 肾虚容易惊恐, 这个我在现实中确实见到过. 但"志"或"精"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外在精神表现呢?

4) 记忆力, 应该是哪个或哪几个藏所主?

望进一步解惑, 非常感谢!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