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中医堂 > 正文

七大清肺养肺经方名方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1-24

七大养肺经方名方(图1)

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因为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风寒邪气侵袭人体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往往是肺。所以,对于肺的养护,怎么谨慎都不为过!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中医学中的七大养肺名方,喜爱中医的你一定要好好记住哦!


1.桑菊饮

桑菊饮是《温病条辨》中治疗风温初起的辛凉轻剂。方中桑叶入肺络、通肺气;菊花疏风清热;桔梗升浮宣肺气以止咳嗽,杏仁苦降肃肺气以止咳,二药合用,一升一降,升降调和。连翘、薄荷宣肺清热;芦根、甘草化痰止咳;再加炙紫菀、炙款冬花以肃肺止嗽。诸药相合,共奏辛凉解表、宣肺止咳之功。风热咳嗽患者多具有咽干咽痒这一临床特点,因此,我们在临证时,只要抓住咽干咽痒、咳嗽、咳痰或白或稠这些主症,即可使用本方。

自制桑菊饮

材料:霜桑叶10克,菊花1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桑叶和菊花加水滤掉杂质,加水1000克左右,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煮10~15分钟,滤去桑叶、菊花,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亦可用开水泡茶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预防治疗风温感冒及其引起的咳嗽。


2.白虎汤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此方主要是治疗阳明经证四大症的主方,亦为后世温病学家治疗气分热证的代表方。《温病条辨》称白虎汤是辛凉重剂,具有清热除烦、止渴生津之功效。现代临床广泛运用于急性传染病或非传染性急性热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肺炎、肺脓疡、中暑等。此方是治疗高热急症的首选经方,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肺炎、肺脓疡等疾病。


3.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源自朱震亨之《丹溪心法》,由黄芪30克、白术60克、防风30克组成。其用法为,上药共为粗末,每次服6~9克,每日2次,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用于治疗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本方所治之证为卫气虚弱,不能固表所致。卫气虚弱,不能固表,则腠理空疏,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则见自汗、恶风、脉浮缓等症;表虚气弱,故易感风邪而患感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皆为气虚之症。治当益气固表。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固表止汗,为臣药;防风走表而祛风邪,为佐使药。三药合用,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补中有散,散中有收,确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之功。方名玉屏风,因其功用如御风的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本方与桂枝汤均可治疗表虚自汗,但本方功专固表止汗,以治卫虚不固之自汗为主;桂枝汤则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以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自汗为主。本方现代常用于感冒、多汗症、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属卫虚不固者,均可酌情加减用之。


4.泻白散

泻白散源自《小儿药证直诀》,由地骨皮、桑白皮(炒)各15克、甘草(炙)5克组成。其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用于治疗肺热咳喘证,症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下午3~5点的时段内发热最重)、舌红苔黄、脉细数。

本方证乃由肺有伏火,郁蒸伤阴,肺失清肃所致。伏火郁肺,则气逆不降而为气喘咳嗽;肺合皮毛,肺中伏火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肺金旺于酉时,伏火渐伤阴分,故身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是伏火渐伤阴分之候。根据小儿“稚阴”之体,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结合肺有伏火的病机,钱乙创制本方以清泻肺中伏火为法,遣药不用苦寒凉遏之品。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肺炎、小儿麻疹初期等证属肺中伏火郁热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本方。


5.杏苏散

杏苏散源自《温病条辨》,由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克、橘皮、苦桔梗、枳壳各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组成,水煎服。主要功用为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主治外感凉燥证,症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浮弦。燥证有外燥和内燥之分,本着“燥者濡之”的总原则,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

本方治伤风咳嗽,以紫苏芳香辛散,宣散肺家风寒而利气;杏仁泻肺,降气消痰;桔梗、枳壳开泄肺气而利咽喉;前胡、甘草降肺散风开结;陈皮、半夏化痰利气;茯苓渗湿,佐陈皮以消痰。形寒畏寒、口不燥,加生姜、红枣;畏热口燥,加芦根。

本方为治疗凉燥证的代表方,对秋季燥气流行所患之伤风咳嗽较为合适,以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干、苔白、脉浮弦为辨证要点。本方同时有辛温解表、宣肺化痰作用,可治外感风寒咳嗽。若恶寒重,加葱白、淡豆豉以解表;头痛甚,加川芎、防风以祛风止痛;咳嗽痰多或素有痰饮者,加紫菀以温润化痰。本方辛温,只宜于凉燥和风寒表证,不宜于风温证,也不能作为四时伤风咳嗽通用之方。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气不宣、痰湿内阻者。


6.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汤源自《慎斋遗书》,由百合12克、熟地黄、生地黄、当归身、贝母、麦冬各9克、白芍、桔梗、玄参、甘草各6克组成,水煎服。主要功用为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本方为治疗阴虚咳嗽的常用方剂。以咽喉燥痛、咳痰或痰中带血、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具体运用时,如咳嗽痰多,可加百部、瓜蒌以润肺止咳化痰;咯血较重,可加藕节炭、白茅根、白及等以凉血止血。本方药物多为甘寒滋腻之品,若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应慎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肺癌、自发性气胸、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炎之燥热咳嗽、小儿久咳等属肺肾阴虚者。


7.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汤出自《重楼玉钥》,适用于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病势甚速,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药物组成:生地黄6克,麦冬4.5克,玄参4.5克,炒白芍2.5克,丹皮2.5克,薄荷1.5克,贝母2.5克,生甘草1.5克。服用方法:水煎服。体虚加熟地黄,或生地黄、熟地黄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本方系由增液汤合犀角地黄汤衍化而成,主治燥热毒邪伤肺、火邪灼伤肺阴的证候。故方用增液汤之甘寒,清热养阴润肺;合用减味之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解毒,使火不灼肺;配入清凉之贝母,入肺清热化痰,可止咳平喘,协助本方发挥清润疗效;选薄荷者,有两个含义:一则可清宣肺郁以助治疗咳喘,二则疏肝清风可防邪火刑金;配入甘草生用者,既可甘润泻火解毒,又能益胃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成养阴清肺、凉血疏风解毒之法。

除治白喉外,凡由肺肝燥热所致之咽喉肿痛不利者,均可采用本方治疗。养阴清肺汤内寓有增液汤方,具有强大的养阴清热解毒作用,对于阴虚所致之上焦各种炎症,均有一定的疗效。本方亦可治一般咽喉痛而偏阴虚者。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