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经方论治 > 正文

经方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治疗小儿肺炎咳嗽肺炎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3-12-10

1.jpg

麻杏石甘汤小儿肺炎

4岁咳嗽3天,日渐加剧,夜间咳嗽频繁,时有喘息,张口抬肩,西医检查为肺炎。

刻诊:咳嗽频繁,时有痰声,流涕,口唇红,夜间汗出多,纳可,大便干,每天两次,小便可。

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滑,初因惧有汗出,不敢发散,以柴桂汤加杏仁厚朴疏散风热,不效。

风寒束表,肺气不得宣发,故而咳嗽喘息,张口抬肩,内有郁热,所以口唇红,大便干。

予麻杏石甘汤:生麻黄6g,生石膏18g,炒杏仁9g,炙甘草6g。

患儿服药三剂,咳嗽消失,病告痊愈。


麻杏石甘汤原方组成】麻黄9~12g(4两)、杏仁9g、甘草6g(2两炙)、石膏24g。

【时机】

1、攻下后,如果汗出又喘,没有表证,没有大热,就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用的时机并不是去发烧的,而是汗出而喘。这个喘和咳连在一起。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热症;

3、有汗, 咳嗽不止,痰出黃粘,胃口尚可。

【方解】 

1、麻黄将石膏带到肺去解肺热;

2、杏仁去肺的痰;

3、甘草让药不要下去太快、在肺停留一下将热和痰清得干净一些。

笔记

①麻杏石甘汤主要是治喘,且汗出而喘,有汗可用麻黄,但不能配桂枝。

②半夏可以治痰,喘而兼咳,可以加半夏。

③发寒热,石膏配知母,协同退热。

④石膏退热以外,还有截断的思路,避免化热,产生炎症。

⑤麻杏石甘汤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一个是新感,一个是老慢支、肺气肿的老喘。

⑥遇上比较虚弱的病人,可以用厚朴来代替麻黄。

【禁忌】 

1、用过一次,如果热没有完全退去,不要再用这个方剂,对症改用其它方法;

2、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取代麻黄;

3、忌生冷、 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4、小儿减量,需在医师指导下运用。


1.jpg


小柴胡汤加石膏治疗小儿肺炎

小孩子咳嗽频繁

药方:柴胡20 、黄芩18、人参10、半夏15、炙甘草10、生姜18、大枣10、加陈皮25 

治疗小儿肺炎

药方:小柴胡汤加石膏,生石膏最少20克,咳嗽、高烧严重,可以用到45克,成人可用到65克。

中药退烧药方:

药方:柴胡20、黄芩18、半夏15、党参10、炙甘草10、生姜18、大枣10、生石膏20、连翘15、枳壳12、桔梗15,本方退热其效如神,3剂之内多能热退病愈。


胡希恕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治病毒性肺炎医案

男22岁,1964年12月5日以肝炎住院。曾患骨结核、肠结核,长期大便稀溏,现症又两胁疼痛疲乏,饮食睡眠尚可,盗汗,脉弦。治以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桂枝,意在通阳行气,补血利水,三付。药后胁痛便溏好转。因仍有盗汗,予黄芪建中汤补虚,三付。

12月13日:发热恶寒,头痛咽疼,咳嗽,胸闷胁痛,予辛凉解表:

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杏仁二钱,芦根四钱,连翘三钱,桔梗三钱,薄荷二钱,淡豆豉三钱,羌活二钱,炙甘草二钱。二付。

检查:WBC:8000,中性:70%,胸透:右肺下野非典型肺炎(病毒性肺炎)。

12月14日:药后烧退,自汗,恶风,咳嗽,胸满胁痛,用抗生素及输液,至当夜高烧仍不退,体温39℃,并见鼻翼扇动,头汗出,身无大热,为瘀热在肺之征,予麻杏甘石汤合栀子豉汤一付(处方未记录)。服1/3药量,至夜11时,出现身麻肢凉、心悸气促之象。

12月15日:体温38℃,下午高烧,体温仍在39℃以上。出现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盗汗出,不恶寒,汗多如洗。证属表已解,邪传少阳,热在阳明,连续解表发汗,津液大伤,予以小柴胡剂加生石膏。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党参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二两。一付。

12月16日:昨日后半夜即入睡,未作寒热,仍头晕眩,咳嗽,痰易吐,再予上方加生牡蛎三钱。二付。

12月18日:诸症消失,体温正常。

12月19日:胸透、肺部病灶已见吸收。

12月28日:出院,门诊治疗。

按:结核体质,盗汗便溏,复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恶寒,咳嗽,咽痛,胸痛。予辛凉解表,药后表不解,高烧自汗,咳嗽,气促,胸满,给麻杏甘石汤合栀子豉汤。药后表解,邪传少阳,热在阳明,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服二付而病去大半。

备注:1钱=3.75克。


1.jpg

小青龙加石膏汤 

【方药】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各三两(各9克)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各6克) 石膏二两(6克)

【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赢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十四)

【解说】本证为寒饮挟热,饮甚于热:其临床表现往往是咳喘并重,伴有烦躁、脉浮之证,并可见口渴、舌红、舌苔水滑等候。以其饮甚于热,故以小青龙加石膏汤治之。本方用小青龙汤散寒化饮,加小量石膏轻清其郁热。寒温并进,水热俱捐,为散寒化饮清热之良方。

【运用】

一、咳喘

刘渡舟医案:孙某某,女,46岁。时值炎夏,夜开空调,当风取凉,因患咳嗽气喘甚剧。西医用进口抗肺炎之药,不见效果。又延中医治疗亦不能止。马君请刘老会诊:脉浮弦,按之则大,舌质红绛,苔则水滑。患者咳逆倚息,两眉紧锁,显有心烦之象。

辨为风寒束肺,郁热在里,为外寒内饮,并有化热之渐。为疏:麻黄4克,桂枝6克,干姜6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6克,炙甘草4克,半夏12克,生石膏20克。仅服2剂,则喘止人安,能伏枕而眠。(《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20~21)

按语:刘老认为,本方俱有寒热兼顾之能,燥而不伤之优。凡小青龙汤证的寒饮内留,日久郁而化热而见烦躁或其它热象,如脉滑、口渴,或舌红、苔水者,用之即效。


二、小儿咳喘(腺病毒肺炎)

蒲辅周医案:冯某某,女,6岁。1961年3月14日会诊。腺病毒肺炎住院三周,发热咳嗽气喘,发憋,面青白,下痢,肺部罗音较多。舌淡苔灰黑,脉滑数,属内饮兼外感,治宜宣肺。麻黄1.5克,干姜1克,五味子(打)10枚,法半夏3克,桂枝3克,生石膏6克,炙甘草1.5克,杏仁10枚,白芍1.5克,大枣2枚。以水300毫升,煎三次,温服。

3月16日复诊:身微热,面红润,咽间有痰,胃口好些,大便次数已减少,舌淡苔灰黑已减,脉滑微数。治以调和脾胃,理肺化痰。处方:法半夏3克,橘红2.4克,炙甘草1.5克,紫菀2.4克,五味子(打)10枚,细辛0.9克,苏子(炒)3克,前胡1.5克,生姜2片,大枣2枚。3月17日三诊:热退,喘憋减,精神转佳,食纳好,脉缓,舌淡苔减,继服前方而愈。(《蒲辅周医疗经验》1976年版)

按语:发热、咳喘、下痢,属外寒内饮,虽不烦躁,但脉来滑数,亦主饮郁化热,宜用小青龙加石膏治之。本案“下痢”一证,为水饮下趋于肠所致,为小青龙汤证之或然症,《伤寒论》小青龙汤证中即载有“或利”一症,当治水饮为先,饮去则痢自止。


三、哮喘危候

熊魁梧医案:徐某某,男,52岁,工人,1987年4月13日初诊。素有咳喘宿疾20余载,反复发作,弱不经风。一周前因感冒咳喘发作住某院急诊观察室,因青、链霉素及磺胺药过敏,曾用庆大霉素、氨茶碱、激素等治疗效果不显而辗转来诊。顷诊:面色青灰,气短喘促,张口抬肩(随身携带氧气急救包),动则自汗不已,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心烦,尿少,脚肿,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浮细数。

急投小青龙加石膏汤。药用炙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干姜3克,细辛5克,法半夏9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15克,党参18克,2剂。

药讫气急喘促稍平,自觉大便畅快,每日2~3次,出汗减少。惟感咳则胸闷胸痛,口微干,苔根腻罩黄,脉沉细滑。此乃肺肾两虚,余饮未清,冲气上逆。投桂枝茯苓五味子甘草汤加味,药用茯苓18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干姜6克,细辛5克,法夏9克,党参15克,胡桃肉15克,另黑锡丹3支,常规服。药后胸闷胸痛渐除,惟仍感气短,改以平喘固本汤增易,调理旬余而安。(国医论坛1988;<3>:20)

按语:本例患者平素肺肾两虚,用本方暂治其标,药后饮邪虽减,但气液已伤,下焦阳气被辛散浮动,肾气被动则冲气上逆,故胸闷胸痛,改投苓桂五味甘草汤以平冲气,因患者余邪未清,故加姜、辛、夏以温化水饮,党参、胡桃肉益肾平冲,驱邪外出。由于辨证准确,丝丝入扣,故能药进病退,效如桴鼓。

【补述】小青龙加石膏汤与上条越婢加半夏汤均治肺胀,皆是外有表邪,内有水饮犯肺,其证皆见咳喘、脉浮。但二者不同,应加以区别。病因上,彼为外感风热,此为外感风寒;病机上,彼为热甚于饮,此为饮甚于热;证状上,彼为喘重于咳,目如脱状,此为咳喘并重,内有烦躁;病情上,彼其势较急,此其势较缓;治疗上,彼方重用麻黄、石膏以宣肺清热,发越水气;此方麻黄、桂枝并用,重在发散风寒以官肺气。临当详鉴。


小青龙汤加减治喘息性肺炎医案

女4岁,1996年6月9日初诊。

家长代诉:咳嗽、哮喘20日,发热,痰多色白质稀薄,早晚症状加重,伴自汗乏力。

查体:体温38℃,面色白少华,口唇微绀,鼻翼轻度煽动,舌苔薄白而滑,脉象弦滑而紧。

听诊:两肺均可闻及喘鸣音及湿性罗音。线正位片显示两肺散在点片状影。

诊断:喘息型肺炎。辨证:饮邪内停,风寒束肺。

治则:温化水饮,宣肺散寒,平喘止咳。

方由炙麻黄3g,桂枝3g,姜半夏6g,五味子6g,白芍6g,白术10g,杏仁6g,苏子6g,细辛2g,白僵蚕10g,冬瓜子10g,干姜3g,3剂,每日1,水煎分多次服。

第四日复诊:咳嗽,哮喘减轻,痰稀白,量少易咳出。上方加生薏苡仁10g,川贝母6g,款冬花6g,继服6剂。

半月后再次复诊时,除轻微咳嗽外,其他症状消失,精神佳两肺片显示:肺纹理清晰,未见实变影。又投上方3剂调理后,至今未复发。

按:寒饮伏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见哮喘。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色白质稀薄。方用温化水饮,宣肺散寒,平喘止咳之小青龙汤加减,收效显着。


1.jpg


大青龙汤治小儿危重肺炎

在《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中提及一例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愈自己的高热,正可互参。

胡希恕先生83岁时,冬月发热39.7℃,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

胡希恕说:我的一个学生姓刘,他治一个小儿肺炎,西医院治不好了,他用大青龙汤一剂救回。

【大青龙汤原方组成】麻黄六两(12克)、桂枝二两(6克)、甘草二两(6克)、杏仁四十粒(6克)、石膏如鸡子大(18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


胡希恕大青龙汤治肺炎案例点此:




总结:

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小青龙汤: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水肿、肺心病等属于寒饮犯肺者。

大青龙汤:  治不汗出而烦躁者;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麻黄汤方证,越婢汤方证并见者,见于各种急慢性病的感染发烧而见肿胀,喘满,小便不利而烦躁。(太阳阳明)

越婢汤:  治一身悉肿,汗出无大热。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大青龙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证都用石膏是因为上焦都有逆气化热,而麻黄汤则是卫气虽然闭郁但上焦尚未化热,

因此,大青龙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证是麻黄汤证的三个变证。


气喘的治疗:

一、热喘:就是病人虚汗很多,阳虚了,舌苔黄黄的,气喘到你的手上的时候,大都是虚证了, 一定喘很久了,小孩用单剌不留针,呼吸痰的声音很大,只针不灸:下「公孙」「内关」〈胃心胸〉, 「三里」「太白」〈土生金〉,「临泣」「太白」〈合化土〉,正面的『云门」背后的「肺俞」, 一般来说气喘的病人胃口一定不好,再加「中脘」。处方用大青龙汤和麻杏甘石汤的变方,视胃口好不好而定,如果病人喜欢喝酒就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二、寒喘:看到最多的就是寒喘,每到冬天的时候都不能睡觉,都要坐着睡,吐出来的是白痰,肺寅大卯胃辰宫,每天晚上三点到五点的时候就开始喘,很准时,确定病人是寒喘,除了针之外还可以灸,针灸的穴道还是一样的,也是虚证的治疗,背后的「肺俞」、「脾俞」、「胃俞」,其它的穴道一样,用土生金的方法来治疗。寒喘的时候一定要加灸,灸的效果很快的,处方用小青龙汤来加减。


中医大宝库静月山人中成药总结:

寒咳•通宣理肺丸,

热咳•清肺化痰丸,

干咳•苏黄止咳胶囊,

久咳•补肺丸,

寒热•小柴胡汤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