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中医基础 > 理论 > 正文

中医与阴阳学和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4-23

image.png

中医与阴阳学的关系:

阴阳学说既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方法论和世界观,是人们的指导思想;同时它也被广泛运用于中医学,成为中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借阴阳“剖”人体

人有阴阳之分,女性为阴,男性为阳,同时人体内部无论男女,也有阴阳之分。例如,人体的外部躯体,例如四肢、头部、胸部等为阳,而内部的五脏六腑则为阴。在人体外部,背部为阳,腹部为阴;而在五脏六腑中,大小肠、胆、胃、三焦、膀胱为阳,而肝、心、肺、脾、肾为阴。我们不但可以用阴阳区分人体的生理结构,我们还可以用阴阳来解释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人体要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一方面要保证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充足的能量,即丰富的营养物质。在这里,功能为阳,营养物质为阴,它们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只有营养物质丰富,才能为人体充分发挥各项功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只有功能正常,人体才能够从外界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可被人体利用的能量。


观阴阳识病因

当人体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时,人体中无论是生理结构中的阴阳,还是生理活动中的阴阳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阴阳相互协调。若人体发生病变,则很可能是由于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阴阳失调,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常见的阴阳失调主要是偏盛和偏衰两种状态。根据阴阳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原理,有偏盛则有偏衰。若阴偏盛,则必会导致阳偏衰;若阳偏盛,则必会导致阴偏衰。偏盛包括阳盛和阴盛两部分,其中阳盛的主要症状为浑身发热、面部发红、小便黄赤、口干舌燥等;阴盛的主要症状为畏寒、四肢发冷、面色苍白、腹部疼痛等。偏衰包括阳衰和阴衰两部分,阳衰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畏寒、喜温、大便稀薄等;阴衰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浑身虚热、盗汗等。在中医学上,可以根据偏盛、偏衰的不同状态,找到病因,并依照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调节阴阳失调。例如,可以用泻阳来治疗阳盛,用泻阴来治疗阴盛;用滋阴来治疗阴衰,用壮阳来治疗阳衰。


中医与阴阳学和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图2)


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

中药也分阴阳

中医治疗疾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主要治疗方法。不但人体有阴阳,药物也有阴阳。例如,药物性味中的温、热、辛、甘、淡为阳,而寒、凉、苦、酸、咸为阴,应拫据药物的阴阳属性不同来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例如,治疗阴盛,则适宜选择属阳的药物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治疗阳盛,则适宜选择属阴的药物,以协调人体内失调的阴阳。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不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依据,至今,五行学说仍然被中医学广泛应用。


(1)借五行“析”五脏。中医学利用五行这一分析工具,详尽解释了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肝喜条达,因此与生发的木对应;心有温照的作用,因此与阳热的火对应;脾主运化,因此与生长的土相对应;肺有清肃的功效,与坚韧的金相对应;肾主水,与寒润、下行的水相对应。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关系,可以推出五脏之间的关系。例如根据五行相克,可以做出如下推断:肝主疏泄,可以有效抑制脾的郁滞;脾主运化,可以有效抑制肾水过多,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肾主水,可有效缓和心火过盛;心阳可有效抑制肺过于清肃。根据五行相生,可以做出如下推断:肾精可以养肝,肝血可以养心,心阳可以温脾,脾土可补肺,肺气可助肾水。


(2)观五行识病因。五脏同五行一样,是相克相生的,也表明人体脏腑处于健康状态,人体不会出现什么异常;但若五脏出现乘侮,即五脏中的某一脏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过于充盛或者衰弱,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其他脏腑出现异常。例如,若脾脏出现异常,有可能会影响肾脏和心,造成背脏、心脏功能素乱。脏腑中若有一个器官发生病变,其他脏腑未必一定会受到影晌。若其他脏腑功能正常、旺盛,则不会受发生病变的脏腑的影响,只有其本身较为虚弱时,才会受到攻击。中医学在应用五行学说寻找病因时,一方面要判断脏腑异常是否是由其他脏腑功能紊乱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脏腑发生病变也有可能是其他外在因素引起的,因此,一定要谨慎,不要“误判”。


(3)利用五行治疗疾病的原则。中医洽疗疾病,不是“一叶障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除了对发生病变的脏腑进行治疗之外,还要诊断是否其他脏腑也受到了影响,若受到了影响,也需治疗。外另五行学说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释脏腑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在运用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要注意其局限性。

古代医学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而“五行学说”则是用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相互关系来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工具。

中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珲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来分析、判断病情。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