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中医基础 > 理论 > 正文

真武汤、五苓散、猪苓汤辩证区别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6-28

真武汤(图1)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附子(炮)一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

1.阳虚水泛证:肢体浮肿或沉重,腰以下为甚,畏寒肢冷,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心悸头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体瞤动,振振欲擗地。

【原理】本证由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湿泛溢所致。治宜温肾助阳,健脾利水。方中附子温肾暖脾,化气行水,为君药。茯苓、白术补气健脾,利水渗湿,同为臣药。生姜配附子温阳散寒,伍苓、术辛散水气,又能和胃止呕;白芍之用有三:柔肝缓急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瞷动,利小便以行水气,倶为佐药。

五苓散(图1)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用法】为散,以白饮和服,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3.水湿内停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原理】本方原治外有表证,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治以淡渗利湿,温阳化气,解表散邪。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助君药渗利水湿,为臣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合茯苓健脾制水之效益彰;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兼以解表,俱为佐药。诸药配伍,利水渗湿之效颇佳。

【总结】真武汤主用于阳虚水泛证,五苓散用于蓄水证,在临床应用中一点仔细辩证。

“阳虚水泛证:一般为肾的阳气虚弱、肾阳的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导致人体的水液运行发生障碍,造成水液滞留在人体内,形成水肿。常为高度水肿,按之凹陷,以下肢及腰背处为主。同时伴有胸水、腹水、小便不利、纳差、便溏、形寒肢冷等症状,并且舌质淡润或舌体胖大、质嫩而润、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水滑、脉沉弱。

蓄水证:指太阳邪热随经入府,膀胱气化不利,水热互结所致小便不利之症。”【临床表现】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


【方剂名】猪苓汤

【出处】《伤寒论》

【类别】祛湿剂

【组成】猪苓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泽泻三钱(9克)、滑石三钱(9克)、阿胶三钱(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主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见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苔白,脉濡。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乙肝肝硬化腹水、颅脑损伤等病症。

【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积水、肾结石、乳糜尿、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糖尿病肾病、变态反应性口炎、小儿急性腹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等证属水热互结伤阴者。实验研究表明,猪苓汤对泌尿系统具有利尿、抗菌、改善肾脏局部炎症、改善肾功能、抑制肾结石形成等药理作用。本方可用于热淋、血淋、尿血之属于水热互结而兼阴虚者

【文献】

①《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②《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标签: 真武汤 五苓散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