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中药大全 > 正文

半夏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1-01

半夏(图1)

【中药名】半夏

【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王果、燕子尾、地文、半月莲、地八豆、守田、水玉、羊眼。

【类别】清热燥湿药。

【药用部位】以块茎入药。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产地分布】山坡草地、荒地、包谷地、田边、河边及疏林下。除内蒙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归经】温,辛,有毒。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文献

①《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② 《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③  朱震亨:"治眉棱骨痛。"

④《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成分药理镇咳作用,镇吐和催吐作用,抗生育作用。

【用法用量】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禁忌】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重要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治疗半夏毒,用生姜捣汁服下,其毒解。


【水半夏与半夏区别】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解毒抗癌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多咳喘、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及痈肿痰核等症。

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戟叶犁头尖的干燥块茎,其药材正名为犁头尖,该药原为南方民间用药,有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疔疮、瘰疬、疥癣及毒蛇咬伤等症。

水半夏生品有刺激作用,40%混悬液给家兔滴眼,对眼睑结膜刺激的阳性率达100%,甚至出现水肿,其强度小于半夏。

不管方上是清半夏、姜半夏,还是法半夏,统一调配水半夏,这是错误的。暂先不考虑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应用,就其原药材而言,它们的来源、性味功效就是有不同。经药理研究证明,水半夏有与半夏相似的止咳、化痰作用,但止呕作用不明显,因此水半夏不可代半夏使用。

生半夏,为原药材经拣净杂质,筛尽灰屑入药的生用饮片,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者,称半夏片。半夏生用辛烈毒甚,不宜内服,故处方中单写半夏者,都指的是经过炮制后的各种制半夏而言,如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等。若需用生半夏入药时,应特别注明。生半夏多供外用,旧时大多研末吹鼻,引涎以治晕厥、小儿惊风或喉痹肿痛;近来多外敷以消痈肿、除瘿瘤、疗癣痒等。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

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配伍选方】

① 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纲目)

②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日华子本草)

③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半夏一升,生姜240克。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④下乳方:半夏(炮)三粒。为末,酒调服,即有乳。(《鲁府禁方》)

⑤治蝎螫毒:用半夏、白矾等分为末,以醋和,敷伤处。(《景岳全书》)

⑥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