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养生之道 > 四季养生 > 正文

四季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是真正的养生大道。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1-24

  image.png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找上门来说:“王大夫,我没病,来您这儿就是想让您帮我参谋参谋,除了吃这些补品之外,我还需要补点啥?”望着她手中的冬虫夏草、人参之类的补品,我一阵无语,赶紧给她解释,这些补品并不是什么时候吃都能“补身体”的,很可能会把疾病“招来”。

   如今,不少人也跟这位女士一样,觉得人参、冬虫夏草等就是补品,一年四季都可以来点补补。其实,这是一种养生误区,养生不应借助外力,而应依靠人体自身的能量。《黄帝内经·灵枢》(以下简称《灵枢》)中就曾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中也说:“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都是在说人要依赖着自然条件而生存。人的生命规律与四时的变化息息相通,所谓“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只有顺天时,依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节奏,才是真正的养生大道。

    那么,一年四季究竟该怎么养生呢?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是顺应自然。就像种庄稼一样,如果地里干旱,那么我们就应当给庄稼浇水;假如此时一味地给它施肥,非但解决不了干旱,反而会致其干枯而死。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身体的需要而乱吃补品的话,就只能与养生要义背道而驰,其后果不言而喻了。

   春天,一款神仙粥让您远离感冒的袭击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四季的开端,也是“生”的开始。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的那样:“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早春二月,虽然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但和煦的阳光、泛绿的草地无不向我们昭示着春天的来临。为什么树叶草木都在此时发芽,就是因为这时的阳气是向外发散的,草木获得了能量,自然就会抽枝发芽。

   但是,春天也是易于发病的季节。这时蛰伏了一冬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们也蠢蠢欲动起来了,开始在人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向人体伸出了“魔爪”,因此民间也有“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的说法。像慢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感冒这些“老朋友”随时都会来拜访。春天养生,关键就在于防范这些疾病。

   就拿感冒来说,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让人感冒。这个时候,来点预防感冒的食疗小方子比服用任何补品都好。中医认为,春天的感冒大多与风邪入体有关。您想啊,好不容易把冬天过完了,大家都换上了单薄的春装,天气突然一冷,自然很容易让风邪侵入体内引起感冒。感冒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其实,有些食物的疗效并不比药物差,比如说神仙粥。为什么叫神仙粥呢?就是因为它解除风寒感冒的效果非常好,因此才得了这个美誉。说“神”,其实也不神,这粥里面的三味食材,即糯米、葱白和生姜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为什么这三味食材一组合就成“神仙粥”了呢?我们知道,糯米、葱白以及生姜均性温,能温暖被风寒侵袭的身体;此外,葱白和生姜还有发散的功效,能把“淘气”的风寒驱逐出人体。这也就是神仙粥对春天的风寒感冒有奇效的原因所在了。要知道,这款神仙粥早在明代就已经家喻户晓了,如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就有关于神仙粥的记载。

    具体怎么做呢?先把一勺糯米(约50克)熬成粥,然后再加入7根葱白和7片生姜熬煮5分钟,起锅前加入50毫升的米醋搅拌均匀就可以趁热吃了。吃完后便上床盖上被子闷汗,连续3次左右,感冒就可以痊愈了。

   夏天要消暑,西瓜才是最好的食品

  人们常常把夏天叫做三伏天,为什么叫“伏天”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阳气外浮,而阴气为阳气所迫藏“伏”下来,故称之为“伏天”。这个时候天气最大的特点就是热,像有些人经常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到头晕、恶心,甚至烦躁不安,其实这是暑热惹的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暑”了。

   中暑了就得解暑,因此,夏天来点清凉的解暑食物可比吃什么药好多了。什么解暑效果好呢?西瓜。这个时候西瓜大量上市,中医认为西瓜性寒,有消暑、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是防暑的上上之品,有“天然白虎汤”之美誉。像有些人在夏天的时候常常感觉心烦口渴、头胀胸闷,甚至咽喉疼痛,那么不妨喝一杯新榨的西瓜汁。除了西瓜汁之外,西瓜皮也有很好的效果,像我们在长口疮的时候服用的西瓜霜,就是西瓜皮与芒硝在阴凉通风条件下产生的白色结晶。所以,炎炎夏日不妨吃点西瓜,既能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又能起到避暑的效果。

    当然,凡事都不能过,消暑也不例外,因为过于凉快,反而会惹病上身。《孙真人卫生歌注释》中说过:“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园蔬,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意思是说,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阳气都跑到外面“晒太阳”来了,那么阴气自然也就会“镇守”在体内,这个时候如果过食生冷的瓜果蔬菜,就会很容易使寒湿滞留在体内,从而导致脾胃功能受限。所以,西瓜要吃,但得少吃。此外,我们更不能整天把冰镇啤酒、冰镇西瓜当成主食,那样很可能会在体内“滞留”不少的湿气,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了。

   秋天,养生以润燥为贵

   迈过夏天,就到秋天了。在我国北方,秋天有“贴秋膘”的说法。因为夏天人们的胃口比较差,很容易瘦下去。以前,在民间流行数伏这天称称孩子有多重,再将这个时候的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相比较来检验孩子是否瘦了,如果体重轻了,那么就叫“苦夏”。瘦了自然是要“补”回来的。古时候的穷苦人平常舍不得吃肉,只有在立秋这天才会一家人围着吃炖肉,就是想“以肉贴膘”,把身体补一补,好有力气去忙秋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立秋当天“贴秋膘”并不是真正的补。因为秋天燥气比较重,所以对秋天而言润燥才是养生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在平常的饮食中多吃点润肺的食物,像梨或者百合之类,比吃肉要好得多。

   再说夏天的时候一直在吃素,到立秋了,一下子吃那么多肉,身体根本受不了,很可能血脂、血糖一下子就飙升了上去。当然了,也不是说不让您吃肉,但得循序渐进,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说吃一些凉拌的菜,或者水果,同时逐渐多吃一些肉类食物,让身体慢慢适应肉类的食物,这样到了冬天,再“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才不会有什么问题。

   冬天养生,御寒是重点

   冬天的主气就是寒,寒为阴邪,很容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虚弱,人自然也就很容易生病了。所以这个时候御寒便成了养生的头等大事。

   那么该怎么御寒呢?老祖宗告诉我们,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也就是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因为这个时候人体阳气比较旺盛。当然,对于上班族来说,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有点不切实际,那么不妨早点儿睡,少熬夜,多积攒点儿阳气,总是有益的。

   此外,冬天的时候穿得暖和一点也是冬天养生的关键,尤其是背部的保暖更是重中之重。中医认为,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而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如同长城一样抵御外邪的侵袭。如果后背受寒,那么就很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像不少老人在冬天晒太阳的时候常常晒后背,这恰是在加固膀胱经这条“长城”。其实,防止背部受寒的方法很简单,平时多穿一件羽绒服或者棉的小坎肩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用后背撞墙撞树干,这也可以振奋体内阳气。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