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针灸推拿 > 推拿按摩 > 正文

小儿发热退烧的推拿穴位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1-22

小儿发热退烧的推拿穴位(图1)

小儿发热为儿科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多分为外感风寒发热、外感风热发热及食积发热等证型,应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并结合相对应的推拿手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指代针,以手代药,抚平孩子的伤与痛!


外感风寒

特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清稀痰,头痛,咽喉痒。

治疗原则:疏风解表,发散外邪。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推上三关,揉二扇门,清天河水。


开天门

位置: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神、安神镇静。

适用范围: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惊惕不安、烦躁不宁亦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同用。


推坎宫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疼痛。

适用范围: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


揉太阳穴


位置:在颞侧的凹陷处。

手法:用两手大拇指或中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

作用: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

适用范围: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


揉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两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

作用: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除烦。

适用范围:常用于感冒头痛,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亦能治神昏烦躁等症。


推上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桡侧面或用食指、中指指面从腕推向肘,推到孩子手臂微微发红即可。

作用:温阳散寒、发汗解表、补虚扶弱。

适用范围:常用于外感风寒,阳虚所致腹痛、腹泻、肠鸣畏冷、病后体弱、气血虚弱等症。


揉二扇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两侧凹陷处。

手法:一手持小儿手部,另一手食、中指端揉此穴。

作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适用范围:常用于治疗体虚外感。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至肘。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适用范围:常用于外感发热,内伤发热,阴虚潮热,烦躁不安,口渴,惊风,口舌生疮等。


2.外感风热

特征:发热重,微恶寒,有汗,头痛,鼻塞,流黄涕,喷嚏,咳嗽,黄稠痰,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口渴。

治疗原则: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退六腑,揉大椎,推脊。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详细操作见上)


清肺经

位置:在无名指手掌面。

手法: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

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适用范围:常用于感冒,发烧,咳喘,便结等症。


退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斗肘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适用范围:主治一切实热病症。


揉大椎


位置: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揉。

作用: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适用范围:常用于发热,中暑,感冒,癫狂,癫痫,盗汗,咳喘,脊背强急等症。


推脊

位置: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线。

手法: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

作用: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疏通经络,还可退热。

适用范围:常用于预防感冒、咳嗽、哮喘、咽喉炎等外感病症。


3.食积发热

特征:高热,呕吐酸腐,口渴引饮,纳呆,腹胀,腹痛便秘。

治疗原则:清热泻火,行气消滞。

推拿处方:运内八卦,清脾胃,退六腑,揉板门,推下七节骨。


运内八卦

位置: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用拇指罗纹面着力,在手掌“内八卦”作环形推运。

作用: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适用范围:常用于疳积、消化不良、腹胀、喘咳、腹痛、呕吐等症。


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手法:用拇指指端揉大鱼际处。

作用:消食、化积、导滞。

适用范围:常用于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症。


下推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骶骨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作直推。

作用:通大便。

适用范围:泻热通便。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