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偏方秘方 > 民间秘方 > 正文

中医治湿疹,带状疱疹,荨麻疹秘方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11-29

过敏性鼻炎食疗药膳(图1)

治荨麻疹秘方(3 首)

1、滋阴除湿汤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克,元参12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养血、除湿止痒。

【方解】方中生地、元参滋阴清热;当归、丹参养血和营,四味合用,以补阴血之不足,又可防渗利诸药伤阴之弊;茯苓、泽泻健脾利湿,除湿而不伤阴;白鲜皮、蛇床子祛湿止痒,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滋渗并施,养阴与除湿并行不悖,使湿去而无伤阴之弊,阴复而无助湿之嫌。用以治疗湿疹反复不愈,日久伤阴耗血,舌淡苔净或光之证,颇为合拍。

【主治】亚急性、慢性、泛发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反复发作

者,天疱疮等证。

【加减】若阴血耗损不甚,可减生地、丹参用量。一方无白鲜皮,用地肤子10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2全虫方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医疗经验集》

【组成】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刺蒺藜、炒槐花各15~30克,威灵仙12~30克,苦参6克,白鲜皮、黄柏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方解】本方是以大败毒汤(五虎下西川)为借鉴而化裁的经验方。主要是用于治疗蕴湿日久、风毒凝聚所引起的慢性顽固性以瘙痒为主症的皮肤疾患。方中以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为主要药。其中全虫性辛平入肝经、走而不守,能熄内外表里之风;皂刺辛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气、涤清肠胃湿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辛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同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风疮疡”、“全身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驱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助全虫除去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胃肠之热结,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结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本方主要是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瘙痒诸症。故本方对于慢性顽固的瘙痒性皮肤疾病偏于实证者最为相宜。而对于血虚受风而引起的隐疹(如皮肤瘙痒证)不适用,除非患者素来体质健康、外受风邪、复因瘙抓、皮肤苔藓样变、瘙痒无度者,尚可加减使用。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慢性顽固瘙痒性皮肤病。

【加减】如局限性或泛发的慢性湿疹、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如用之不应,可加乌梢蛇;如瘙痒甚烈、皮损肥厚、明显色素沉着或伴有大便干燥者,可加川军9~15克。按川军一般都惧其通下太过,岂不知川军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疗效】多年临床反复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有效率达100%。

【附记】服药期间,禁食荤腥海味、辛辣动风的食物。本方孕妇慎用,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


3龙蚤清渗汤

【来源】金起凤,《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龙胆草10克,蚤休30克,黄芩、炒山栀各10克,丹皮15克,鲜生地30克,赤芍12克,白鲜皮、地肤子各30克,苦参15克,六一散15克(包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二次,早、晚饭后各服1次。如局部皮肤大片潮红,或外布密集丘疹、红斑群集成片、灼热痒剧,可将药渣煎汤待凉后,用纱布浸透药液冷湿敷于患处,以清热燥湿止痒。

【功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佐以祛风止痒。

【方解】本型病机由于湿热内盛,侵及营血,壅搏肌肤而发。故方用龙胆草、黄芩、蚤休、炒山栀、六一散清热利湿解毒;鲜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活血;苦参、白鲜皮、地肤子清热渗湿、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可使邪热清彻,病可告愈。

【主治】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证属湿热型者。

【加减】凡因湿热俱盛、肝失疏泄而引起的各种急性皮肤病属湿热型者均可使用本方。故使用本方应证属湿热型者方适宜。症见皮损肿胀、潮红、水疱、糜烂、渗出,并伴有胸闷、纳呆、小便短少,大便干结或溏、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等。临证时,如渴喜凉饮,脉滑数,加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瘙痒剧烈,加全蝎6克,海桐皮15克;苔黄舌绛、血热偏盛,加玳瑁10克;大便干结,加生大黄6~9克(后下);药后大便溏薄,加山药18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满意。


4小儿化湿汤

【来源】朱仁康,《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苍术、白术、陈皮、茯苓、泽泻、炒麦芽、六一散(包煎)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除湿。

【方解】婴幼儿湿疹,中医称胎疮、奶癣,与胎热、乳食有关,证属脾湿心火、湿热为患。小儿湿疹常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呆便溏、舌淡苔腻者,此乃脾虚湿盛之证,须以健脾除湿为大法,方中苍术、白术、茯苓、陈皮、麦芽健脾助运;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俟脾健湿除,湿疹则愈矣。

【主治】小儿湿疹。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10~20剂可愈。




治带状疱疹秘方(2 首)

1清热消毒饮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30克,紫花、黄花地丁各30克,连翘15克,金银花、忍冬藤、赤小豆各30克,丹皮10克,黄连6克,大青叶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乳香、没药、蝉蜕各5克,蚕砂、山栀子各10克,滑石12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

【方解】本病系湿热素盛,侵入血分、蕴郁成毒而发于外也。方用生石膏大清阳明之热。阳明主肌肉,此症基地焮红,是热毒结于肌腠,故以清阳明为主。紫花、黄花地丁、金银花及藤、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为治疮疡丹毒之品;黄连消炎杀菌;赤小豆、丹皮祛湿热以凉血;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蚕砂、蝉蜕祛风湿而治皮肤湿疹;滑石、山栀子、知母、黄柏导湿热以下行。再以大黄通降清理肠胃,俾肠胃清净不致蕴郁成毒而发于肌腠。本方以清热解毒为主,再辅以凉血活血、清利湿热之法,故用之效果非凡。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加减】如溃烂流水,加白鲜皮30克;痒者,加苍耳子6克,地肤子30克;红赤较甚者,加桃仁、茜草各10克;如脉不洪大,去石膏。再辅以外治,方用石膏轻粉散(煅石膏、轻粉、海蛤粉各30克,青黛10克,上冰片2克,共研细末)适量,用凉水调涂患处,干后再涂,或用香油调涂亦可。或将水泡用针穿破,用药粉干搽亦可。此药涂后有立刻觉清凉止痛之效。

【疗效】临床屡用,内外并治,治验甚多,疗效堪称满意。一般用药7天即愈。


2马苋解毒汤

【来源】李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败酱草各15克,黄连20克,酸枣仁20克,煅牡蛎(或磁石)(先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祛湿、安神止痛。

【方解】方中以马齿苋为主药,清热解毒,配大青叶清肝泻火解毒,以协马齿苋清热解毒之功;紫草凉血解毒;败酱草祛湿活血解毒;黄连清热燥湿;酸枣仁安神;牡蛎软坚敛疮,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湿、安神止痛之功。并随证加减、调整马齿苋用量,故收效较好。

【主治】带状疱疹。

【加减】如皮肤焮红,有丘疹、丘疱疹簇集者,加丹皮、生地各15克;皮损深红、血泡或密集成片小疱者,马齿苋加至20克,加金银花、连翘、泽泻各10克;疱溃破糜烂者,马齿苋加至25克,加龙胆草、木通各1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剧痛者,去酸枣仁,加延明索9克,罂壳10克;年老患者可酌情加白术、党参和黄芪等。

【疗效】治疗100例,痊愈86例,其中4~7天治愈者53例,8~14天治愈者33例。显效10例、

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又皮肤病专家朱仁康的临床验方,与本方组成相似,但药简效捷、效果颇佳。方用大青叶(或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马齿苋60克。水煎服,每日1剂。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本方清热解毒作用颇强。治疗带状疮疹144例,治疗结果1~10天内皮损大部结痂或结痂完全脱落、疼痛消失而治愈者125例(占86.8%),平均治愈天数为5.3天;10天以上治愈者19例。治愈率达100%。




治荨麻疹秘方(9 首)

10.1 荆防方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荆芥穗、防风、僵蚕、紫背浮萍、生甘草各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丹皮、干地黄、黄芩各9克,薄荷、蝉衣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解】方中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宜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轻清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透发。此四味合用,清热疏风、表散的作用较强,故为第一线药组;而牛蒡子、浮萍、僵蚕为第二线药组,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单用也可治风疮隐疹。协助第一线药组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地黄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之功。本方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偏于风热的,病程在1个月内尤为适宜。

【主治】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加减】若见恶寒重,发热轻,风团皮损偏白者属于风寒,本方去薄荷,重用荆芥,加干姜皮也可使用;若服用一二剂后皮损逐渐消退,可以减去第一线药组,以免疏散太过,大汗伤气。若兼见高热,可增加服药次数,即日服4次即可。若兼见吐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时,可加服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效果较好。

【疗效】屡试屡效,效果颇著。


2 麻黄方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麻黄、干姜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鲜皮、丹参各15克,陈皮、丹皮、白僵蚕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解】因血虚而外受寒湿之邪传经入里而致的?癗。方中以麻黄、杏仁、干姜皮取其辛温宣肺以开腠理、推邪外出;佐以浮萍、白鲜皮走表扬散寒湿;丹参、丹皮,养血活血,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之谓也。白僵蚕化痰祛风、疏通经络;陈皮伍杏仁宣肺理气、祛邪外出;陈皮伍干姜皮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以期内外兼治;干姜皮伍麻黄,又能缓和麻黄辛温透达之性,以免大汗伤正。诸药合用,共奏散风、活血、除湿、止痒之功,对风寒所致的荨麻疹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血虚因寒湿或风寒而发者的慢性荨麻疹,或急性荨麻疹。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佳效。曾验证数例急性荨麻疹、证属风寒者、均获痊愈。

10.3 麻黄蝉衣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麻黄、蝉蜕各6克,槐花米、黄柏、乌梅、板蓝根、甘草、生大黄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一般2~3剂即荨麻疹消退。

【功用】抗过敏、散风热、凉血祛风、清热解毒。

【方解】方中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本草正》)蝉蜕宣肺、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槐花清热凉血,据现代药理研究,有维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乌梅“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本草经疏》),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过敏作用;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大黄“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神农本草经》),甘草和中缓急、解毒润肺。诸药合用,既能抗过敏,又能散风热,用于治疗风热型荨麻疹,实有捷效,是已故名医冉雪峰创立的特效验方之一。

【主治】荨麻疹。

【加减】出现全身反应,有发热恶寒者,加金银花15克,苏叶3克;大便干、大黄加至15克;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者,加杏仁9克,瓜蒌15克;大便溏者,首剂去大黄、加丹皮9克;恶心、呕吐、腰痛,加厚朴、枳实、建曲各9克:小便短赤者,加滑石粉9克,石斛12克,生大黄减至6克。

【疗效】屡用特效。


4 活血祛风汤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荆芥、白蒺藜各9克,蝉衣、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和营消风。

【方解】“久病入络”,故治宜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方中重用活血药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和营止痒;佐以荆芥、蝉衣、白蒺藜消风;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和营消风之功,用于荨麻疹日久发作,以及皮肤瘙痒不止,舌质紫、脉细涩等证,颇为合拍。

【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证等。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5 多皮饮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粉丹皮、川槿皮各9克,桑白皮、白鲜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各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解】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的积滞,原方五皮汤中的生姜皮改为干姜皮,取其辛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鲜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泄肺热而清皮毛。合用共奏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之功,用于顽固性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而发作时以皮疹为主。湿重于热,用过麻黄方不效者最为适宜。

【主治】亚急性、慢性荨麻疹。

【加减】若遇冷而复发者,则重用干姜皮;遇热而发作者,去干姜皮,加干生地15~30克。

【疗效】屡试屡验,效果甚佳。


6 潜阳熄风汤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熟地各15克,当归、何首乌、白芍各9克,紫贝齿、珍珠母各30克,磁石、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潜阳熄风,养血和营。

【方解】方中以紫贝齿、磁石、生龙牡、代赭石、珍珠母平肝潜阳;生熟地、当归养血;白芍和阴血,泻肝火;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本方通过平肝潜阳、养血滋阴以熄风、养血润燥以和营。故适用于风燥日久、伤阴耗血、内风不熄、皮肤瘙痒不止、舌质淡、苔净或光、脉弦细之证,颇有效验。

【主治】慢性荨麻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7 消疹汤

【来源】陶航,《中医杂志》(7)1987年

【组成】苍术、黄芩、连翘、地肤子、茯苓、蝉蜕各10克,厚朴6~9克,陈皮6克,甘草5克,丹皮10~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祛湿、运脾和中、散风活血。

【方解】胃肠型荨麻疹的发病与湿热关系密切。方中以苍术、厚朴、地肤子、茯苓、陈皮燥湿利湿运脾;以黄芩、连翘清热;蝉蜕散风止痒,加一味丹皮凉血活血,以助风团的消散。本方组方合理、主次分明,故用之效果颇佳。

【主治】慢性胃肠型荨麻疹。且多伴有脘腹痛或不适、恶心或呕吐、大便稀溏或不爽、苔白腻或黄腻等肠胃症状。

【加减】痒甚,加蝉蜕、苦参、徐长卿各10克;脘腹痛甚,加炒枳壳、焦楂曲各10克;疹红赤或咽红赤,加金银花、地骨皮各10克。

【疗效】治疗15例,结果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12例中,曾随访6例,有5例复发,再服原方痊愈。

【附记】饮食宜清淡、忌虾、蟹、公鸡、猪头肉、雪里蕻、芫荽等腥荤发物。并注意避免接触花粉,防止昆虫蜇咬。


8 固正御风汤

【来源】朱仁康,《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炙黄芪20克,防风、炒白术、桂枝、赤芍、白芍各10克,生姜3片,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营固卫,以御风寒。

【方解】方中以炙黄芪、白术、防风固表御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佐赤芍活血祛风。本方用玉屏风散固卫、桂枝汤调营,合用共达以御风寒之功。

【主治】冷激性荨麻疹。

【加减】日久发作不休,加乌梅、五味子酸收之品,并有抗过敏作用。

【疗效】临床屡用,每获良效。


 9、消荨汤

【来源】任继学,《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葛根30克,桑白皮15克,蝉蜕20克,白鲜皮、白芷、栀子、地骨皮、苦参、竹叶各10克,大黄2~3克。

【用法】每日1剂,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药汁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分2次温服。

【功用】祛风止痒,清热解毒。

【方解】荨麻疹中医称“隐疹”,“风疹块”。受由汗出当风,露外受凉,风邪袭虚,或阴虚血燥,胃肠湿热蕴结,复感湿邪而发。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故方用桑白皮、地骨皮、白鲜皮清宣肺卫;白芷祛风止痒;《内经》云:“诸痛疮疡,皆属于心”,故用苦参、栀子、竹叶清心热而利小便,使邪从前阴(小便)排出;重用葛根调理肌腠,退热散风;大黄泻火、通便解毒,使邪从后阴(大便)而去。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痒、清热解毒、调和营卫之功效。

【主治】风疹块成粟粒状丘疹、瘙痒难忍、搔抓成片,即现代医学所称之荨麻疹。

【加减】症状以皮肤作痒为主,病因与风、湿、热有关的荨麻疹适宜本方。如风热盛,疹色赤、遇热加剧,脉浮数、舌质红、舌苔薄白者,加生地、丹皮、薄荷以祛风清热;如风湿盛、色瘀红、遇冷或受潮湿加重、脉浮缓、舌质淡、苔白腻者、加苍术、黄柏以祛风利湿;如风毒盛者(感染)、身热头痛、瘙痒、局部溃破流水,脉弦数,舌质红,加双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以祛风清热解毒。本方大黄用量必须斟酌使用,随证加减。如便秘、身热、口渴、脉数,大黄可

用10~30克,以荡热解毒;如大便溏、微热不渴,可酌减至2~5克,借以清理湿热。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附记】同时注意衣物清洁,饮食素淡,大便通畅,定能收到良好效果。本方加减对过敏性紫癜同样有效。


10,严天顺治疗荨麻疹经验:

蝉蜕15克 ,糯米60克,黄酒60毫升。先将糯米炒至焦黄,装入瓷缸内,加水150毫升,用文火炖煮1—2分钟后,加入黄酒及碾碎的蝉蜕末,再以武火煎1—2分钟,一次顿服。治疗20例,一般轻者1到2次,重者3到4次即愈。若于睡前服后盖被取微汗更佳。如李某,女,30岁。荨麻疹已半年余,每因风吹,脱衣,接触冷水即发,先起四肢,继则全身,瘙痒难忍,伴心烦不宁,颜面浮肿。曾服中西药无效,乃用上法,连进3剂,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11,徐绍生治疗荨麻疹:用鲜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3次。治疗荨麻疹3例均在3天内治愈。其中1例服药2天,2例服药3天痊愈,经观察2个月无复发。


12,过敏煎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组成】夜交藤60克,  浮萍30克, 地肤子30克, 乌梢蛇15克 。

【用法】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加减】痒甚加生蒺藜15克,徐长卿30克;遇冷重者加桂枝15克,麻黄10克;血虚加当归30克,白芍15克;便干加大黄10克后下;湿重加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经久不愈加黄芪30克。

【按语】由于人们居住环境的污染,患顽固性荨麻疹的人越来越多,中医认为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在临床常规辨证治疗不佳的情况下,建议服用本方,将会取得奇效。


13.徐长卿治疗荨麻疹

徐长卿临床常用于祛风止痛、风湿口疮,疗效显著,发现贵州名医石恩骏先生用其治疗皮肤病之顽证荨麻疹乃一绝,方精药简,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故录之也。

主方徐长卿25克,蜂蜜15克。

主治急慢性荨麻疹。

用法:一般急性者用水蜜煎剂,每天分3次服。慢性者多用徐长卿粉碎,以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天3次,温开水服。

荨麻疹在中医有“风疹”、“赤面游风”、“风丹”等病名,乃过敏性疾病,其准确之过敏原难寻。其症乃皮肤突现风团,瘙痒莫名,急性者骤起而骤消,慢性者反复发作,颇为顽固。

【按语】

徐长卿祛风解毒之力略胜其活血止痛之力,故一般皮肤瘙痒、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皆可用之,尤其以荨麻疹疗效最好,多因其祛风解毒之力也。荨麻疹虽病在肌表,然或本有瘀滞,或反复发作,每致脏腑失其常度,久则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也可以借徐长卿活血行气之力而取效,所谓血行风自灭也。徐长卿治疗过敏性哮喘也有效,故可能具有抗过敏之直接作用,固虽其性辛温,均可用于临床寒热不同辩证之患。临床若见热象偏重、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脉弦滑数者,此方无论何种剂型,应加适量熟大黄为宜。蜂蜜和营卫,润肠肺,通三焦,调脾胃,并有清热解毒之功用,而荨麻疹必有营卫不和、脏腑滞涩、三焦不利、脾胃邪壅之病理,风热邪毒自然稽留于肌腠为病也。蜂蜜或入煎剂,或为蜜丸,皆为治疗之药,非仅调味赋型之剂也。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
hy0088 2023-10-12 10:31:06
回复 1楼
湿疹散治婴儿湿疹:生地榆 黄莲各 30克,共研细末,调麻油或氧化锌油外用
发表
hy0088 2024-01-15 20:22:09
回复 2楼
带状疱疹散: 雄黄15克 青黛12克 枯矾9克 冰片3克,蛇壳10克,青木香(青藤香、蛇参、)1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备用 调配:取白凡士林入容器内,加入“疱疹散”适量 调匀成膏状即可,外敷患处,一般3-5天即愈。
发表
hy0088 2024-01-26 17:29:08
回复 3楼
蛇盘疮(带状苞疹):蜈蚣放瓦上用小火培干,研细末,用香油调匀,外抹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