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经方论治 > 正文

手指类风湿手指关节肿痛医案类风湿关节炎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12-05

1.jpg

手指类风湿:

阴雨连绵,她的症状开始加重,整个人畏寒肢冷。

仔细查看,发现患者脉象沉缓、舌淡苔白。接着,医师想了想,写了一张配伍。

方见:

桂枝、白芍、鸡血藤、威灵仙、桑寄生各15克,紫苏叶、豆蔻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2次。

用7剂之后,诸证大大减缓,关节疼痛减轻。

最后用了20多剂,诸证悉平效果令人满意。

文中的类风湿患者,好像也没感冒啊?那为什么用桂枝汤呢?《来源:文君然》


【鲍艳举】经方疗双手关节疼痛

女34岁,主诉:双手关节疼痛2月余,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关节疼痛,以晨起为著,伴有酸胀痛,就诊于Ḁ医院风湿免疫科,查类风湿因子、ANCA及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谱均未见异常,为求中医治疗前来诊治。

症见:双手指指关节疼痛,感觉有凉气从关节缝隙流出,遇凉水或受凉后疼痛加重,晨起感觉关节有酸胀不适,手脚怕凉,偶有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大便干,2日一行,纳可,眠可,舌淡红,苔少,脉沉细,重按无力。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痹,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5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分析

双手指指关节疼痛,感觉有凉气从关节缝隙流出,遇凉水或受凉后疼痛加重,晨起感觉关节有酸胀不适,手脚怕凉,舌淡红、苔少、脉沉细重按无力,考虑为表虚寒之少阴病,还有患者有头晕、恶心、胸闷气短。与原文中的“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完全符合。

原文中的“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是由于里虚寒寒饮内停,寒饮上冲所致。而该患者关节疼痛、遇冷加重、手脚怕凉、舌淡红、苔少、脉沉细无力,考虑表有虚寒,里亦有虚寒,里虚寒致寒饮内停,寒饮上冲致头晕、恶心、胸闷气短,与原方中的病机相符,可

以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该患者还有大便干一证,此大便干并非是里实热之阳明腑实证,而是里虚寒所致里实寒证,考虑为大黄附子汤证。

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大黄附子汤。

桂枝10g,白芍10g,知母20g,炙甘草5g,生麻黄5g,防风10g,苍术10g,附子(先煎)10g,细辛3g,生大黄3g。

7剂,水煎服,日一剂。

结果患者服完第一付药后,即感觉双手关节疼痛缓解,大便已通,手脚渐温。

继服完上方7付,双手关节疼痛消失,手脚怕凉,头晕、恶心症状消失,胸闷气短一证明显缓解,大便已通脉象亦较前略浮且有力,病告痊愈。



关节肿痛的经方

女性49岁,初诊:2020.09.01 

以稀便、脚凉来诊。

1月来出现大便增多,每日3次,偏稀,常有食后腹胀、排便不尽感,无里急后重、下坠感,怕冷、脚凉、汗出少,头昏昏沉沉,口中和,饮食、睡眠正常,小便正常。

舌淡苔滑根腻,底苍水。脉紧有力。

腹诊:腹部平,腹力中等,黄瓜样悸动,心下按之痛,肚脐下右1点压痛。

辨六经:太阳太阴合病兼水饮瘀血

辨方证:桂枝人参汤、苓桂术甘汤合方

桂枝12克  干姜10克  人参10克  苍术10克  白术10克  茯苓30克  炙甘草10克  

颗粒剂7剂,一袋,口服一日两次

复诊日期:2020.10.21

大便每天1次,便后有排不尽感觉,无腹胀、稀便,伴乏力、白带色黄、外阴瘙痒,食后腹胀满,偶有恶心,无反酸,口干、不渴,怕冷,汗出少,进食可,小便正常。

患者今日就诊过程中说服用上次(2020.09.01)的7付药物后,2年多的右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痛消失了,过去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平时洗衣物都需要用热水,查风湿因子等未见异常,多处就诊,长期口服别人推荐的“药酒”,无效,服用上述中药7剂后关节疼痛消失,至今日来诊仅有轻微肿胀,无活动不适。

舌淡苔滑,底苍红

脉沉细滑

腹诊:腹部平,腹力中等,双侧胸胁苦满,心下满,肚脐下左右1.2点压痛

辨六经:厥阴病兼水饮瘀血

辨方证:甘草泻心汤、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合方

甘草25克  黄连10克  黄芩12克  干姜10克  人参10克  大枣20克  清半夏10克  桂枝10克  茯苓15克  桃仁12克  赤芍10克  牡丹皮10克

颗粒剂7付,1次1袋一日两次口服

苦参外洗

讨论:

桂枝在《神农本草经》中的作用:“利关节”,本患者初诊用了桂枝,针对关节肿痛有效。

仲景书对桂枝治疗关节肿痛的方剂,本医案中桂枝人参汤为太阳太阴合病,仲景虽未名言有关节痛,但在太阳阳明合病的白虎加桂枝汤中说“骨节疼烦,时呕”,是仲景对本经药证的充分继承(桂枝在本经中主“上气咳逆,利关节”)。

另外仲景用桂枝治疗关节痛的方剂,如:太阳少阳合病的柴胡桂枝汤治疗“支节烦疼”,少阴病“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用桂枝附子汤治疗,少阴太阴阳明合病“诸肢节疼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以上是仲景的相关记载,当然还有很多方剂(麻黄汤大家最熟悉),并未全列举。

又想起后世治疗上臂疼痛的茯苓丸,主治病症:“痰流四肢之臂痛证,症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等。”所用药物为:茯苓、风化硝、半夏、枳壳,生姜汁为丸,以药测证,茯苓、半夏治疗太阴,芒硝、枳壳治疗阳明,生姜有解表治疗太阳的作用,如此茯苓丸属于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里的太阳太阴阳明合病方,其方证为“臂痛”。


产后掌指关节疼痛医案

女30岁,产后3月,掌指关节疼痛弹响,有产后贫血,出汗量多,晨起双手掌指关节疼痛,伸、握手时指关节活动不利,发出声响,遇冷水疼痛加重,

双肩及双下肢、髋部筋吊样疼痛。咽干,舌根经常疼痛,四肢易麻木,畏寒,腰痛无法直立;偶有头晕、眼前发黑,久坐久站后更甚。纳可,寐浅易醒,大便2~3日一解,质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诊断:产后指痛,弹响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发表,通络止痛。

方药:

①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当归12g,桂枝9g,炒白芍9g,细辛3g,通草10g,炙甘草6g,制吴茱萸3g,鸡血藤30g,威灵仙10g,桑枝15g,桑寄生15g,丝瓜络10g,羌活10g,大枣5个,生姜5片。7剂,口服。

②生麻黄15g,淡附片15g,细辛15g。7剂。

①方水煎分2次内服,将药渣合②方同煎,趁热浸洗两手。

二诊(2019年11月27日):患者因面部皮肤季节性过敏复发,上药仅服5剂,中药泡手7天。因挂不到门诊号,今日预约坐飞机前来就诊。自诉掌指关节疼痛十分已去其七,晨起时稍疼痛,偶有僵硬,声响仍存,触冷水加重。目部干涩疼痛,视物模糊,头晕头痛,眼前发黑,无视物模糊,偶有耳鸣、恶心,无反酸,胃脘部顶胀感,大便2~3天一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中药守①方去桑枝,加党参15g,淡附片6g,7剂,口服;中药守②方7剂,用法同上,外洗。

体会 弹响指俗称扳机指、弹拨指,西医称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因产后贫血,营卫已虚,腠理开疏,汗多湿衣,空调取凉,外湿入侵引起。当归四逆汤是一张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方剂。如果将方中的通草看作利水药物,这又是一张温经散寒、活血利水的方剂。手掌指关节疼痛,伸、握手时指关节活动不利,是一种寒湿凝滞、水湿停留关节的症状。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内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洗,以温经散寒、活血利水、通络止痛。内外合治,事半功倍。(作者马大正)


倪海厦手关节疼痛,湿疹,食后腹胀等

初诊日期:2008/04/03 

性别: 年龄及体型 

日期: 205-1 L, L Female 50岁,稍瘦 2008/04/03

原因:

风寒湿痺,手关节疼痛,手背处有湿疹不痒。食后腹胀,打嗝排气,今年一月感冒后就鼻咽干燥,肌肉偶有润动,记忆不好。视力减退。

问诊:

1、睡眠:不易入眠

2、大便:下利

3、口渴:尚好,喜温饮

4、手足温度:手足冷,冬天四逆

5、头身:身冷,额热手冷

6、胃口: 时好时坏,近来一吃就水利

7、生理期: 停经一年

脉诊:脉弦->寒湿

舌诊:淡黄湿

诊断: 当归四逆汤証加减

针灸处方:

中药处方:

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炙甘草五钱,大枣十枚

当归二钱,细辛二钱->当归四逆汤去木通, 因有下利

白朮五钱,炮附子五钱->去湿, 去寒

旋覆花三钱, 代赭石三钱->降逆止嗝

泽泻五钱, 茯苓五钱,乌药五钱

补骨脂三钱,益智仁三钱->补肾, 治疗记忆不好


 三付  九碗水煮成三碗  早晚餐前服

解说:

1.桂枝用量要大于白芍,因她关节痛都只发在手上,没在脚上。

2.当小肠火不足时,大肠内的水无法气化,故随着大便走,所以出现下利。因大肠内的水无法气化至肺故鼻燥咽亁。

3.正常人肺金要生肾水,肾水进入督脉至脑,若小肠火不足,则影响大肠水之气化,故肺金无法生肾水,则无髓充脑,因此她耳朵痛或听力差。若小肠火不足则膀胱之水无法被气化去生肝木,而肝开窍于眼,故她眼睛视力模糊。


手指晨僵关节肿胀(类风湿关节炎)

两个多月以来,不断出现早晨双手指关节僵硬的现象,而且指关节肿胀疼痛。 同时,她右侧肩膀也跟着酸沉,每天不停地用左手来锤打。右胳膊和脖子的活动,明显受限。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舌苔白,中部发腻,形体偏瘦,脸上血色差,看上去很苍白。

配方:黄芪 30 克,桂枝、羌活、独活、当归、海桐皮、白术各 10 克,姜黄、威灵仙、白芍各 15 克,地龙 9 克,土元、甘草各 6 克,薏苡仁 3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分服。

疗效:患者应用了 5 剂以后,病痛得到了很大改善。25 剂药喝下去以后去做检查发现类风湿因子转阴。


吴圣农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

祝××,女,54岁。1985年5月7日入院。患者近5年来四肢小关节肿胀且痛,手指关节呈梭型,僵硬,活动困难。手指关节x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血沉6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阳性,抗“O”500单位以下。经用强的松、炎痛喜康、抗生素及中药等治疗效果欠佳,近3周来有低热,痛势较前加重。先投疏风化湿之剂,症状未见改善。诊其脉沉而涩,舌质淡紫,苔薄白,舌下静脉暗。辨证为正虚血瘀,久而化热。治以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用补阳还五汤合小活络丹加减。

处方:黄芪15克,桂枝、赤芍、归尾各9克,鸡血藤30克,细辛3克,姜黄9克,寻骨风12克,生、熟薏苡仨各12克,小活络丹10克(分吞)。

药服7剂,痛减热退。连服37剂,手指活动自如。复因寒热不节,又感外邪,上症又发。仍以上方加麻黄6克散寒通络,再服21剂,痛止肿消。复查血沉2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弱阳性,粘蛋白4.1毫升,双链DNA20%,临床痊愈出院。

按:本例属阳气虚弱而寒凝血瘀证。血瘀的关键为气滞,气滞的主因是阳虚。故用活血温阳益气,阳气旺盛则邪浊自化,脉络通利则肿痛自除。方中黄芪、桂枝、细辛、麻黄,温阳益气,散寒化瘀;归尾、赤芍、鸡血藤活血化瘀;防己利湿;小活络丹通络散寒止痛,使瘀血蠲除,经脉流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关节肿痛

患者:周某 贵州缓阳县人

性别:女

年龄:76岁

初诊日期:2015年6月18日

头晕,乏力,卧床,少气懒言,周身关节疼痛肿胀,下肢肿胀明显,起睡困难,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滑。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制附片

方组:制附片15g 柴胡60g 制半夏60g 党参20g 黄芩20g 肉桂20g 茯苓20g 龙骨20g 牡蛎20g 磁石20g 生大黄20g 大枣六枚(撕)生姜20g(切)

剂量:五剂(2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1500毫升冷水,将中药浸泡30分,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煮20分钟,然后去药滓,将煎好的药水分成两天温服。

二诊: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能下地活动。

效不更方,上方五剂

三诊:周身不适症状消失,下肢水肿消失,饮食,精神尚可,下地活动较前轻松,基本生活已经能自理,由于经济原因现已停药。

医者感言:十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让卧床不起的患者站起来,这样的案例我想全国各地的老师们应用的绝对不在少数。《贵州省周福源医生案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张意田医案

治一人,三月间,发热胸闷不食,大便不通,小便不利,身重汗少,心悸而惊。与疏散消食药,症不减,更加澹语叫喊。脉弦缓,乃时行外感,值少阳司天之令,少阳症虽少,其机显然。脉弦发热者,少阳木象也;胸闷不食者,逆于少阳之枢分也;少阳循身之侧,枢机不利,则身重不能转侧;三焦失职,则小便不利;津液不下,则大便不通。此证宜以伤寒例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澹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果愈。

柴胡12克、龙骨6克、煅牡砺6克、黄芩6克、法夏9克、生姜6克、人参6克、桂枝6克、茯苓6克、大黄6克、大枣3克、铅丹3克。

寥笙注:本案非伤寒误下,而为时行外感证。因误用消导药,正气虚耗入里,而复外扰三阳,以致阴阳错杂,浊邪填胸,神明内乱,治节不行,故呈现错综之证。患者病机与柴胡龙骨牡蛎汤致病机理无异,故投之果愈。本案病情分析,张氏引证极为详尽,兹不再赘。方用柴胡、桂枝解未尽之表邪而除身重;龙骨性味甘平,镇静安神;牡蛎性味咸寒,益阴潜阳,共止烦惊,半夏、大黄和胃气止澹语;茯苓利小便;人参、生姜、大枣益气养营,扶正以祛邪。至于铅丹,性微寒,成无已说:仲景柴胡龙骨牡砺汤中用铅丹,乃收放神气以镇惊也,此药近人未用。本病错综复杂,故药亦攻补错杂,扶正祛邪兼施,真神化莫测之剂也。尤妙在大黄与人参同用,自能去里热而不伤正,人参得大黄,自能充益正气而不留邪,仲景制方用药之妙,叹观止矣。


大秦艽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感受风寒双手指尖胀痛医案

女,28岁。1993年3月10日初诊。

因产后起居不慎,感受风寒,初起双手指尖胀痛,继之则双手指甲向上下折裂,致使疼痛加剧。并见小腹发凉、大便溏泻。一医虑其产后多虚,纯用温补之方,服至十余剂而不效。患者形体丰满、面色尚润,视其舌质淡、苔白腻,切其脉弦。证属产后受风,经脉闭阻,实多虚少。治以祛风通经,兼以养血为宜。方用治经络虚而受风邪的大秦艽汤加减:

当归15g、白芍15g、生地15g、川芎10g、茯苓10g、白术10g、炙甘草3g、秦艽10g、防风6g、白芷6g、羌活3g、独活3g、红花3g、丹参12g、生石膏12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七剂。

服药后手指胀痛大减,而又添腹痛、大便溏薄肠胃不和之证。上方停用,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14g、党参12g、炙甘草10g、白术10g、当归10g、葛根15g、升麻12g、炮姜8g、黄连6g、生姜3g、大枣7枚服五剂泄泻停止、腹中不痛。继续用大秦艽汤加减调治,又服十余剂,手指痛止,新生指甲红润而光泽,病愈。

[按语]大凡世医治产后病,囿于“产后多虚”之成规,每用补养气血之剂,丹溪即谓:“产后当大补气血,即有杂病,以末治之”。刘老认为,产后属虚属实,当据证而断。果为真虚,断用补法无疑。若有实邪阻滞,则又当率用祛邪之法治疗,辨证论治则产后与否不与焉。吴鞠通对此独有见地,他在《温病条辨》中说:“治产后之实证,自有妙法。妙法为何?手挥目送是也。手下所治系实证,目中心中意中注定是产后,识证真,对病确,一击而罢。治上不犯中,治中不犯下。目中清楚,指下清楚,笔下再清楚,治产后之能事毕矣”。其言颇耐人寻味。本案虽患于产后,然脉证所现,实多虚少,为风寒之邪痹阻于内,经脉不通,故治疗仍以祛邪为主,佐以养血益气之法。方中用秦艽、防风、白芷、羌活、独活祛风散邪;以红花、丹参、鸡血藤、忍冬藤、当归、川芎以活血通经;白芍、生地、茯苓、白术、炙甘草以养血益气;用生石膏在于制风药辛燥之性,以防伤阴耗血之弊。本方以通为主,佐以扶正之品,使祛邪而不伤正,虽在产后,又何疑虑?



蠲痹汤治手肿痛,臂痛《嵩崖尊生》

【组成】当归4.5g,赤芍4.5g,黄芪4.5g,姜黄4.5g,羌活4.5g,甘草1.5g,薄荷1.5g,桂枝1.5g。

【功效】七味中药,补气固表,补虚养血,祛风胜湿,消风去痰。

【主治】治中风身体烦痛,项背拘急,手足冷痹,腰膝沉重,举动艰难。主治手气,表现为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痛。

【归 经】足太阴厥阴药。


蠲痹汤2(《百一选方》)

由本方去独活、桂心秦艽、川芎、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加黄芪、赤芍、防风、姜黄、生姜组成.功效祛风胜湿,益气和营.主治营卫两虚,风湿痹痛,尤其是痹痛偏于项、背、肩臂者.


标签: 倪海厦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