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方剂大全 > 正文

补中益气汤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2-06

补中益气汤(图1)


【方剂名】补中益气汤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类别】补益剂

【组成】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①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②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病机】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运化不及,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气虚不能固表,阳浮于外,故身热自汗。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

【释疑】关于气虚发热: 本方证中的身热为气虚发热,有别于外感发热。其发热之机理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治疗这种发热,“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因阳气下陷而不上升,内郁而不能外达而发热,用甘温之品益气升阳,使清阳复位而热自除,故而补中益气汤为 “甘温除热” 的代表方。

辨证要点】本方为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如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加减应用。

禁忌】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加减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


【附方】

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二两 (30g) 半夏汤洗 人参去芦 炙甘草,各一两 (15g)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五钱 (各9g) 橘皮四钱 (6g) 茯苓 柴胡 泽泻 白术 各三钱 (各5g) 黄连一钱 (1.5g) 上口父咀,每服三钱至五钱 (15g),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功用: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主治:脾胃气虚,湿郁生热证。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肢体重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 

② 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黄芪六钱 (18g) 知母三钱 (9g) 柴胡一钱五分 (4.5g) 桔梗一钱五分 (4.5g) 升麻一钱 (3g) 水煎服。功用:益气升陷。主治:大气下陷证。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脉沉迟微弱,或三伍不调。 3. 举元煎《景岳全书》人参三至五钱 (10~20g) 黄芪炙,三至五钱 (10~20g) 炙甘草一至二钱 (3~6g) 升麻五至七分 (4g) 白术一至二钱 (3~6g) 水一盅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兼阳气虚寒者,桂、附、干姜俱宜佐用。如兼滑脱者,加乌梅一个,或文蛤七、八分。功用:益气升提。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

文献《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