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中药大全 > 正文

生姜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2-01-24

生姜(图1)

【正名】生姜

【别名】母姜、鲜生姜。

【类别】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位】以根入药。

【性味归经】辛,微溫。归肺经、脾经、胃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心、脾、胃四经。"


【功效】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主治】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3~10克,或捣汁冲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熨,或绞汁调搽。

【药理研究】生姜有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止吐和抗运动病;兴奋心脏,增强心房收缩力,保护胃黏膜;保肝利胆;抗血小板聚集;抗 5-羟色胺,抗氧化,抗微生物,中枢兴奋,促进体内活性物质释放,促进吸收,止咳,降血脂,抗过敏,诱变和抗诱变,抑制亚硝胺合成。生姜无明显毒性。

【化学成分】生姜含姜醇、α-姜烯、β-水芹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α-龙脑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

【使用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文献】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⑥《纲目》:"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

⑦《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韭忌之。"

配伍选方

①治感冒风寒:生姜五片,紫苏叶一两。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犬,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杂食。(《千金方》)

③治劳嗽:蜂蜜、姜汁各四两,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滚汤服数匙。(《经验广集》五汁膏)

④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切)四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⑤治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硬痛胀满者:生姜一斤,捣渣,留汁,慢炒待润;以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宽快也。(《伤寒六书》)

⑥治秃头:生姜捣烂,加温,敷头上,约二、三次。(《贵州中医验方》)

⑦治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普济方》)

⑧治发背初起:生姜一块,炭火炙一层刮一层,为末,以猪胆汁调涂。(《海上方》)

⑨治百虫入耳:姜汁少许滴之。

腹泻(脾虚、胃寒久泄者):猪(或牛羊)肚200g,大蒜100g、生姜20g、小茴香5g、川椒5g、大茴香5g,食盐适量,】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吃肉喝汤,1天分3次喝完。功效:健脾、温胃、止泻。《中医大宝库食疗方》

(11)口眼歪邪:生姜90克,捣烂,左歪敷右,右歪敷左。(偏方大全)

生姜与干姜有区别?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