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经典,大道至简,易医精诚。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 注册 | 登录
位置: 首页 > 经方医案 > 经方论治 > 正文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小编 在线: 时间: 2023-09-10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图1)

子宫腺肌症中医属于癥瘕、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病证范畴,病因有气滞、肾虚、寒凝、血瘀、痰湿等因素,下面具体介绍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有什么不同?

①子宫肌瘤又叫子宫平滑肌瘤,这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个良性肿瘤。

②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造成的,典型的症状就是痛经,而且这个痛经是进行性加重的,也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等。

腺肌症的症状主要有三个

一是痛经,有的痛得在床上打滚,有的痛得想跳楼;二是月经拖尾(漏下),有的二十多天还淋漓不尽;三是漏久气血亏虚。目前西医对腺肌症的治疗基本为三种方式,一是切除子宫,二是上曼月乐环,这个环缓慢释放激素,推迟与阻断月经。三是吃激素药。


中医对子宫腺肌症的辩证论治

①气滞型子宫腺肌症

症状:月经不调、或多或少的月经量、血块、肿块下疼痛、前胸或侧翼腹胀疼痛。舌质暗,侧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多因情志受挫,血液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治法:疏肝行气,祛瘀止痛,软坚散结。

药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②肾虚型子宫腺肌症

症状:经期或经期后腹痛,月经长量多,或淋漓不净,腰酸腹落。或不孕易流产,尿频,舌质淡,苔白,脉沉涩。多因肾虚,或过劳、多产、手术创伤、肾精亏虚、气虚血瘀。

治法:补肾益精,化瘀止痛,软坚散结。

药方:桃红四物汤和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


③寒凝型子宫腺肌症

症状:月经血量稀少,手脚不温,舌紫暗,苔白,脉弦紧。多因为体质不足,或贪寒,或月经期间涉水,导致受寒,经脉凝血,络脉堵塞。

治法:温经散寒,通阳行滞,化瘀散结。

药方: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


④血瘀型子宫腺肌症

症状:月经色暗,月经延迟,经量不多,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黄,脉涩细。多由经期产后引起,此时血室开放,脉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而寒凝则导致血瘀气滞,运行不畅,阻碍经行。

治法: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药方: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


⑤痰湿型子宫腺肌症

症状:月经前小腹疼痛,或无法忍受的紧绷感。月经期量少,带下量多,色白粘腻,腹闷,舌苔白腻,脉沉滑。多事因为脾虚、饮食疲劳、久居湿地,湿浊郁结、痰浊积聚。

治法:除湿化痰,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药方:二陈汤加味治疗。


腺肌症有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被称为“癥病”。原文为:“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芍药、三棱、莪术、川楝子、延胡索、丹参、夏枯草、紫草。

【加减】:

属寒疑血瘀型如桂枝、小苘香、吴茱英、艾叶…气滞血瘀型加柴胡、月季花等;气虚血瘀型加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等;瘀热内阻型加丹参、赤芍、丹皮等。

此段意思是,妇人怀孕前就有癥病,怀孕不满三个月时子宫出血,这是癥病影响妊娠,只有治癥才能止漏并保证正常妊娠。怎样治癥呢?用桂枝茯苓丸。这里的“癥病”,就是现代医学所讲的子宫肌瘤(局部病变)或子宫内膜增厚(弥漫性病变)或子宫内膜异位。

《金匮要略》中还有一处文字,师曰:妇人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这处文字是说,妇人子宫下血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漏下,就是平时所讲的经脉不调,或气虚不能摄血等;一个是流产后继续下血的;一个是妊娠下血的。如果妊娠下血,又腹中痛,是子宫里头有瘀血而胎受阻,这叫胞阻(胞指子宫),可用胶艾汤来治疗。这里的“胞阻”,也可理解为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增厚。

我用医圣张仲景治癥病与胞阻的思路来治腺肌症,效果很好。但实践中我又发现,由于时代不同,一些新的现象是医圣仲景所没有见到的,因此在古医书中没有论述。


⭕张仲景先生的《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治疗腺肌症。

方药: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

方中芍药入肝经,重用以柔肝养阴,佐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理气,三者同用以补肝体、助肝用、缓急止痛。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渗湿健脾,泽泻淡渗利湿,三者同用以健脾气、祛湿邪。


阳和汤加减治子宫腺肌症医案


①陈某,女,36岁,1989年1月就诊3个月前妇科体检发现子宫肌瘤。B超检查:子宫前壁可见2.5cm×2.3cm、1.9cm×1.8cm强回声。自诉月经量多周期提前,四肢欠温,腰酸疼。曾服活血化瘀中药治疗2个月未见效果。诊其舌淡紫,苔薄白,脉沉弦。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l度糜烂,宫体前位,超鸭卵大,结节感,活动良,两附件(一)此为癥瘕之疾,乃痰瘀相搏,瘀结胞中,治宜补肾软坚消癥。拟以阳和汤加减:熟地、鹿角胶各20g,肉桂5g,白芥子、淫羊藿、巴戟天、文术各15g,海藻20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夏枯草各20g水蛭10g,桃仁、益母草各15g。治疗月余,肌瘤缩小,经期正常。经治3个月,B超复查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② 郭某,女,33岁,1990年8月就诊。患者进行性加重痛经已3年,经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建议其手术治疗,本人拒绝手术,要求服中药治疗。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壁黏膜无充血,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后位近鹅卵大、硬且活动不良,右宫角处可触及鸡卵大之包块与宫体粘连,压痛明显。自诉下腹凉感,腰疼、四肢欠温,舌淡紫无苔,脉沉弦。证属肾虚血瘀痰凝证,离经之血与痰胶结,不通则痛。治宜补肾祛痰化瘀,予以阳和汤加味。药用熟地、鹿角胶各20g,炮姜10g,肉桂、麻黄各5g,白芥子、蒲黄、五灵脂各15g,白花蛇舌草20g,巴戟天15g,川续断、牛膝各20g,文术、桃仁各15g,水蛭10g,益母草15g。治疗3个月,经妇科检查见子宫缩小至鸭卵大,右宫角包块亦不显,稍增厚,经痛亦轻,可正常上班工作。


胡希恕经方治疗子宫腺肌症

2017年9月5日,张XX,女,31岁,未婚。子宫腺肌症患者,于例假第一天赴我处就诊,患者体型较丰满。主诉为经前四五日开始痛经,原先服止痛药可控制,今年3月份开始止痛药也不起作用了,严重时疼的满床打滚。

患者自述经期大便正常,小便少而微黄,四肢仍旧较冷,微微心烦,乳房胀痛,略口苦,舌体水滑,舌淡暗而边尖红,舌下静脉不见明显迂曲怒张,苔薄白而带黄,诊其脉虽沉弱而略数,以上症状平日皆无,只随经前反应的发生而出现,若不经过仔细问诊,难以发现。又问疼痛性质,回答只是生疼,且不因暖宝宝或热水袋而缓解。

病机分析:经期水血关系较平时更加突出。水血不利,阻碍阳气畅达,阳气郁而不达于外,出现乳房胀痛。阳气郁而不达于外,化热,则心烦,火郁于胞宫而痛经。气水血同病而小腹凉、经来量少、后期。虽然素体怕冷,可整体辨证为阳虚,但与胞宫之处局部病机不吻合。

思路:急则治标,标而本之。痛经当于经期治疗,疏其气而泻其热,并佐以调水血之品,重点针对少阳之热。而平日应当应用温补之品,针对太阴里虚寒。

辨证:整体:太阴病里虚寒,血虚水盛

局部:少阳郁热

处方:经期: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栀子

柴胡6g,麸炒枳实12g,生白芍12g,炙甘草9g,

当归9g,茯苓12g,炒白术12g,泽泻15g,

川芎15g,山栀子6g。  

3副,一日一副,一日两次

平日用附子理中丸调理善后。

反馈:于第二天午饭时间电话,大喜,昨晚半幅见效而安寝,今晨痛止,又喝了剩下的药。前后只用药一副。叮嘱病人中病即止,以免苦寒损伤胃气。待例假干净,服用附子理中丸调理善后。以上面的形式几个疗程下来于2017年12月7日,例假顺畅而下,仅仅微有不适而不适而不影响工作生活。

【相关条纹】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司某,女,47岁,新密人。在2年前因月经量过多,经检查诊断为子宫肌腺病,近因出血量多前来诊治。刻诊:痛经如针刺,经下量多夹血块,漏下不止,小腹部压痛,口苦,面色苍白,大便干结,肢体沉重,舌质淡红夹瘀紫,苔黄腻厚,脉沉涩。辨为血瘀血虚痰热证,治当活血化瘀,补血养血,清热化痰,给予桃核承气汤、四物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加味,桃仁10g,大黄(不后下)12g,桂枝6g,芒硝(冲服)6g,熟地黄12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2g,黄连3g,姜半夏12g,全瓜蒌30g,阿胶(烊化冲服)10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二诊:大便变溏,减大黄为6g,芒硝为3g,以前方6剂。三诊:大便基本趋于正常,以前方6剂。四诊:经血漏下止,以前方6剂。五诊:苔黄腻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诸证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七诊:月经来潮,仅有轻微痛经,以前方6剂。八诊:未再出现经血漏下不止,以前方6剂。之后,先以前方治疗60余剂,后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天分3服,每次6g,治疗4个月。随访1年,一切良好。

用方提示:根据痛经如针刺、经下量多夹血块辨为血瘀,再根据面色苍白辨为血虚,因口苦、肢体沉重、苔黄腻厚辨为痰热,以此辨为血瘀血虚痰热证。方以桃核承气汤泻热祛瘀;以四物汤滋补阴血;以小陷胸汤清热燥湿化痰,加阿胶补血止血。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

标签:

相关文章

您好访客,请登陆发表!

发表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
随机文章